视频加载中... 传统裁缝店在当下是否还有盈利空间?永定裁缝师傅马富招的创业和转型之路可以告诉你答案。 “去年的营业额有150万元,今年还要翻一番。”马富招信心满满地说。在他的制衣厂里,永定邮储的小翁刚好前来试穿制服,照着镜子笑着说:“他做的衣服合身,质量好,物美价廉。” 邮储职工为何到马富招的制衣厂买制服?原来,他的制衣厂是永定邮储“补装”(服装补充采购)的供应商,员工制服破旧或是招聘新员工时,都是直接到这取货。 如今,马富招占领了邮政、农行等部分大型企业或单位的“补装”市场,并成为永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职业装的独立供应商。通过网店销售,他还把邮储制服订制做到了内地各个省份。 2007年,从广州一服装厂返乡的马富招和爱人林建美开了间裁缝店。那个时候,裁缝店已经是在夹缝中生存,想要赚钱本就不易,再加上从广州带回来的休闲布料遭遇“水土不服”,店里的生意十分萧条。2008年,永定个私协会推行职业装,30位员工要订制180套制服。协会会长戴贵煌在永定城区挑选了3家裁缝店作比较,认为马富招为人勤奋、老实,手艺不错,便把机会给了他。 马富招和林建美暗暗下定决心,要借此打个“翻身仗”。2个多月后,180套做工精细、质量上乘的制服准时交货。此后,马富招跑单位、进企业,推销样服,很快占领了本地企事业单位的职业装市场。“本地市场毕竟有限,一年也就五六万元的营业额,根本‘吃不饱’。如何拓展外地市场?”马富招又开始钻研起来。他看见年轻人开网店,一台电脑就可以做天下的生意,觉得可以试试。 2012年3月,马富招在淘宝注册了家网店,6月又注册了一家阿里诚信通,10月上传邮政制服样品。2013年元宵节,他一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接单,一个晚上卖出20多件邮政制服衬衣,销售额1000多元。 “触网”后,夫妻俩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13年网上营业额80万元;2014年150万元;今年来平均每月20多万元。他的裁缝店也从小店铺变成上百平方米的制衣厂,员工从夫妻两人发展到现在的1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