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廖星五:民国时期名扬潮汕的实业家

2015-11-21 08:48:59 肖中良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廖星五(1875-1954年),永定县洪山乡尚迳村人。清朝末年,由于受海外移民潮驱动,决心闯荡南洋谋求发展。光绪二十年(1894年),廖星五从峰市码头出发,沿着汀江、韩江到达汕头,在汕头登上了前往新加坡的轮船。

经过数年的打拼,廖星五积攒了一定资财后返回国内。由于20世纪初广东近代酿酒业萌芽,廖星五看到了酿酒业的发展前景,而旧时的汕头商埠是华侨回来投资实业的好地方。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廖星五在汕头建起了“仙东酒厂”,用大米酿酒,由于经营有方,产品销路甚广,“仙东酒厂”一跃成为全汕头最大的一家酿酒企业。

“仙东酒厂”,所雇用员工绝大部分为上杭、永定籍人。很多人得到廖星五的赏识和关心进入酒厂当学徒工、走脚、行岗等。当时的“仙东酒厂”设在汕头市镇平路以南,因为“仙东酒厂”的名气很大,其厂门前的路就叫做“仙东巷”。今天,当我们走进“仙东巷”,仍可以看到当时少见的自来水管直通酒厂,巷内处处飘着阵阵酒香。

据《广东省志》记载,到了民国廿二年(1933年)汕头的酒厂以仙东、西园、陈裕泰等酒社较为有名,生产的品种有高粱酒、玫瑰酒、五加皮、长乐酒、双花酒、红酒、糯米酒等,其中仙东酒厂的产品辐射范围最广,国内销至上海、广州、厦门及香港、澳门,国外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槟榔屿等地。

廖星五还开设“美东公司”,专营印刷业务。迄今流传下来的民国版《闽粤赣廖氏族谱》就是在“美东公司”印刷的。为修族谱,廖星五提供资金、场地、设备等,召集了众多族内知名学者、前辈前往汕头,尚迳村“连元馆”的私塾老师廖云裳先生也被请到了汕头,潜心修纂廖氏族谱。民国十七年(1928年)终于完成了《闽粤赣廖氏族谱》的编撰。《族谱》共10卷,为铅字印刷,记述了廖氏源流、世系、迁徙及发展等内容,给后代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广州当时作为通商口岸,有大量的外商银行,钱庄业不甚发达,反而是潮汕地区因为有大量华侨和外国人贸易来往,因此钱庄业特别发达。廖星五也在这个时候开设了“东成银庄”,自己印制发行银庄票。这时廖星五的商业事业已然达到顶峰,旗下有“仙东酒厂”、“美东公司”、“东成银庄”三家“东”字辈企业,涉及酒业、印刷业、银行业三大系统,可谓盛极一时。在家乡上杭、永定、梅县一带无人不知,人称“上杭南门大富翁”,意指上杭南路(当时,洪山还属上杭县管辖,称来苏里)所辖地区商界第一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广州沦陷,第二年汕头被日军占据。一时间广东省蓬勃发展的酿酒工业、印刷业和钱庄业瞬间衰退,绝大部分企业一夜之间倒闭或损失惨重。廖星五的企业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只好无奈封存厂房设备,回到尚迳村,广置农田,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没想到等广东光复后再回去时,封存的厂房设备均毁于战火,荡然无存。这时廖星五自觉年事已高,无心再从头经营,只好回到老家,从此聊度余生。他回到家乡后,筹巨资建造一座府第式五凤土楼“承荫楼”,耗费毕生积蓄。新中国成立后,因为资本家和地主的身份,其一度受到管制,晚景无比凄凉,甚至喝粥度日,世道沧桑不禁令人唏嘘。

如今,尚迳村廖星五修建的“承荫楼”尚存,楼内厅堂还悬挂着其画像,是曾任上杭县知事的黄大荣先生手书所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