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卢仁灿:从儿童团长到海军少将

2015-12-19 10:03:58 蓝松英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卢仁灿,1915年4月出生于永定县坎市镇田心村的贫农家庭。今年是卢仁灿将军诞辰一百周年。他是从闽西红土地走出来的成千上万闽西子弟兵中的杰出代表。

儿童团长闹革命

卢仁灿5岁那年,父亲就因病去世,7岁时跟着母亲、哥哥学放牛、耕作,直到10岁那年,在亲友的资助下,得以入学堂读书。1929年5月23日,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解放了龙岩后挥师坎市,到处可见红军的身影。这是卢仁灿第一次见到红军。田心村在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高坑祠堂,挂起了“农民协会”的旗子,建立苏维埃政府,组织赤卫队、少年先锋队、童子团等革命群众组织。热情、勇敢、正直的卢仁灿被小伙伴们推荐为童子团的乡团长,这是他革命生涯里担任的第一个领导职务。

卢仁灿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积极主动地做好乡团工作,带领着小伙伴们臂佩红袖标,手拿木刀、红缨枪,协助赤卫队查路条、侦察敌情、配合红军作战。他们经常利用自己年纪小不易引起敌人注意的优势,只身潜入敌占区,在大街上摆起甘蔗摊,佯装叫卖,侦察敌情,为红军提供可靠的情报。他组织儿童团员参加破迷信、打菩萨、查赌抓赌等破除封建思想的活动,还率领儿童团参加了配合红军攻打抚市、龙潭等战斗。1930年5月1日,卢仁灿入团,后被任命为永定县第九区儿童团长。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夹金山勇保银元

1934年9月,卢仁灿被分配到军委总直属队政治处当技术书记。当时红军准备长征,卢仁灿得了重感冒,无药治疗导致高烧不退,浑身乏力,组织上要他留下就地安排。卢仁灿本人坚决不能接受这样的照顾,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不能离开部队,就是爬也要跟着部队前进。

1935年6月,卢仁灿所在部队的战友得知将要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大家决定把原本就不多的伙食费节省出来,作为特殊礼物送给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在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时,卢仁灿肩上就比大家多背了个米袋子。山上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天气又格外寒冷,随时都有伤亡的危险。卢仁灿背着米袋子,就在快要到达山顶时,他发现斜挎的米袋子松了,几块银元从破洞里滚了出来。山顶呼吸困难,气温也低,如果弯下腰去拾捡,很可能会一头栽倒而再也站不起来了。卢仁灿毅然决然地停下脚步,弯下腰,把落在雪地上的银元一块一块地捡起来,重新装进米袋子,并且把米袋子结结实实地捆好背到身上,喘着粗气,跟着部队继续前行。

驰骋疆场勇杀敌

将军戎马一生。抗日战争时期,多次组织了太行山区的反扫荡、反“蚕食”、反摩擦、反封锁斗争,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七亘村、白晋、浮冀、破袭平汉路和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在艰苦的敌后斗争岁月中,他发挥政工干部宣传引导的优势,广泛发动爱国民众,大力发展壮大抗日武装,灵活机动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战胜了日伪军的疯狂扫荡和自然灾害,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立下了显著功绩。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上党、平汉、陇海、定陶、挺进大别山、四川剿匪等战役、战斗。他率领部队不畏强敌,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积极配合兄弟部队,粉碎了敌人对解放区的进攻,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贡献力量。

1940年8月,百团大战打响,卢仁灿所在385旅14团占领了阳泉市西南的狮垴山。为了袭击敌人重兵把守的阳泉,八路军与敌人进行了整整一夜的战斗。由于当时通讯设备差,信息传递不畅,卢仁灿亲自登上了狮垴山。他一边总体指挥,一边具体指导。就在他指定人员代理牺牲了的营教导员时,不幸被敌人的一发流弹打中,子弹从前胸至后脖颈儿贯穿而出,他倒下了。被抬下山时,正下着倾盆大雨,雨水和血水流了一路,战士们误以为他牺牲了,正在前线激战的官兵大喊“为卢主任报仇”,喊声响遍山野。129师卫生部长钱信忠亲自进行了抢救手术,使他脱离了危险。敌人的那颗子弹打穿了他的左锁骨,打断了他的锁骨神经,造成了他的终身残疾。每到天气变化时,伤口就会隐约作痛。

殚精竭虑建海军

1952年,中央军委决定,10军军部以及30师调归海军,10军撤销番号。6月,10军原政委卢仁灿被任命为海军青岛基地政委。从陆军到海军,从内行到外行,他开始钻研海军专业知识,以求实的科学精神,深入细致的作风,将老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了海军建设中,并加以发扬光大。那年国庆节在北京观礼时许多老同志问他海军怎么样,他发自肺腑地说“海军不好搞,但是有搞头。”

卢仁灿将军时刻把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所说的“基地是舰艇之家”时刻记在心头。他对基层官兵有着深厚的感情,经常深入舰艇、边防、海岛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几乎乘坐过任职期间人民海军所拥有的所有型号的舰艇。几十年里,每一次下部队,只要是在有海的地方,他都坚持乘坐“自己的”舰艇,与水兵同行。他好像天生就是干海军的料,从来就没人见他晕过船,即使风浪再大,将军自己已经感到不适,他也从不把难受写在脸上。他一直认为,一个海军的指挥员如果畏惧大海,没有在风浪中与士兵同舟共济的勇气,那便是失职。

淡泊名利让军衔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作为1929年参加革命,1951年已经担任了陆军第十军政治委员的卢仁灿,属于名副其实的正军级主官。对照标准,无论从资历还是职务,被授予中将军衔也没什么特殊。然而,当时萧劲光司令员执行毛泽东主席对军队授衔的指示:“中将以上人员要减少,年轻的同志可以让一让,以后还有调整的机会”。

作为当时最年轻的海军中将拟定名单人员,卢仁灿被重新定位为少将。听完司令员的一番话,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注定会影响人生命运、影响个人待遇和荣誉的决定,说:听从组织安排,不讲个人条件,服从大局,干好工作。

开国少将桑梓情

卢仁灿将军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事业,多次回到家乡关心指导工作,为家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1993年,将军作为闽西老促会顾问,他与福建、广东等3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提案,促成永定棉花滩水电站及梅坎铁路两大重点工程获国家批准,并纳入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计划。1997年8月1日,他和杨成武、张廷发、戴镜元、涂通今等57位老红军联名致信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反映闽西、赣南、粤北经济发展中,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仍然缓慢,为尽快改变落后面貌,请求国家批准修建龙赣韶铁路,并恳请江总书记、李总理作出批示。2001年10月29日,卢仁灿又与杨成武、邓六金、罗元发、涂通今、戴镜元等11位老同志联名写信给国务院扶贫办和温家宝副总理,要求把闽西老区的长汀、上杭、武平、连成、永定等五县继续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封信得到了温副总理和国务院扶贫办开发领导小组的重视。虽然重点扶贫县不能再列入,但以工代赈资金和老区建设补助经费给予保留,也就是国家给予的扶贫待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