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永定区湖雷镇上北村村民郑桂兰尽心尽力服侍瘫痪丈夫熊灿祥三十多年,从无半句怨言。2012年曾被湖雷镇党委评为“孝亲敬老”模范称号。 昨日,笔者慕名来到郑桂兰的家中,未进门便听到客厅里传来夫妻俩的欢笑声。只见郑桂兰坐在板凳上,丈夫熊灿祥坐在轮椅上,给刚从山上采撷回来的蕨去除毛皮,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的有说有笑。提起妻子郑桂兰,熊灿祥满脸的幸福,“我真庆幸自己娶到了这么贤惠,对我不离不弃的妻子,若不是妻子的细心照顾,我哪能活到今天。” 郑桂兰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上有60多岁的公公,下有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丈夫熊灿祥是位建筑工人,家庭虽然不算很富裕,但郑桂兰很满足。然而,丈夫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郑桂兰一家的命运。 时隔三十六年,郑桂兰依然清晰的记得,1981年农历9月27日那天,丈夫熊灿祥爬上三层楼高的房顶帮邻居钉瓦桷,一不留神踩空,不慎跌落地面,当时全身不能动弹,身子抽搐着。虽然立即把他送往永定县医院抢救,但是还是落下了下半身瘫痪,胸椎骨以下没有任何知觉。熊灿祥说,我住院的一年多时间里,妻子每天都往返于医院和家庭之间,两地来回跑,弄得她精疲力竭,瘦骨嶙峋,整整瘦了二十多斤,看得我都心疼。 那年,郑桂兰32岁,四个孩子中最大的才11岁,最小的只有3岁。丈夫瘫痪后,一家人失去了最重要的依靠,对这个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郑桂兰背着丈夫偷哭了好几天。但是看到嗷嗷待哺的孩子,郑桂兰擦干眼泪,挑起了家庭重担。郑桂兰说:“既然嫁给他了,就要尽做妻子和母亲的本分。” 丈夫瘫痪后,郑桂兰成了家中的顶梁柱。那年刚刚分单干,郑桂兰家按人口分了三亩多地。全年种两季水稻和一季烤烟,烤烟是唯一的经济来源。郑桂兰说,好在大女儿很懂事,摘烤烟时很累人,为了赶烤,经常编烟叶至晚上12点,女儿一直帮忙递烟叶。熊灿祥瘫痪后还要经常吃药、打针,孩子又要上学念书,费用开销都很大。为此,郑桂兰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像陀螺一样的转着,一年种两季水稻,从翻地、犁耙、播种、插秧、收割、入仓,都是自己干,舍不得花钱请人。农闲时不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雪雨天都替人家打零工补贴家用,有时还到山上采野蕨、竹笋出售,增加收入,可谓披星戴月地劳作,口挪肚攒地俭省。如今她沧桑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与她68岁实际年龄看上去,反差很大。 郑桂兰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照顾丈夫和孩子。郑桂兰说,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凑,每顿饭做好后,先盛上一碗喂给丈夫吃,然后再喂小儿子,自己总是最后吃,由于长期吃冷饭,她落下了胃痛病。为了更方便照顾丈夫,她把丈夫的床搬到底层房间,一间搭两床,晚上一边带孩子,一边关照丈夫的拉撒、换衣、擦洗、喂药等;白天干活没时间,则坚持晚上给丈夫按摩,从丈夫的手背按到手指的每一个关节,就这么来回一遍一遍地按摩着。一个晚上下来,她很少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白天出去劳动时,公公帮忙照看孩子和丈夫,但每隔2—3小时,都得回来看一下,怕他尿裤什么的。在营养方面,由于生活困难,偶尔买些肉、好菜,郑桂兰自己都啥不得吃,总是让给公公、丈夫和孩子吃,自己则吃干菜或剩菜。 即便郑桂兰照顾得那么细心,在2000年和2005年,熊灿祥还是因肾功能严重衰竭,差点丢了性命。熊灿祥告诉笔者,那两次肾功能衰竭差点要了他的命,当时棺材都买好了,但桂兰不放弃,叫她娘家人及内侄特邀同事县医院主任医师前来会诊,给药,打针,桂兰又每天叫村“赤脚医生”前来打针,为我煎药、喂药,才把我这条生命再次从死亡线上捡了回来。 如今,郑桂兰家的裂缝已经逐渐弥合起来了,女儿都出嫁成家,各有自己的事业了,小儿子也娶妻生子,家里盖起了新房子。“这些年桂兰独自一人撑起这个家,真不容易。由于过度劳累,她变老了,变瘦了,这都是我给拖累的!”熊灿祥满脸惭愧的说。郑桂兰却在旁边安慰道:“反正昨天已经过去了,相信我们家明天会更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