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观合楼是凤岗目前保存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碉楼 迴龙庵保持完好的壁画 保持完好的石狮子 散落在牌楼外的碉楼 早在2012年, 凤岗黄洞村就入选广东省第三批古村落。目前该村共有15座保存完好的排屋楼,并有迴龙俺、洪福全故居、观合楼、田心围排屋群以及古树保护等建筑与人文遗迹,蕴含的客侨文化源远流长。正是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让黄洞村在珠三角古村落群中别具特色。 然而,作为凤岗镇客家人最为集中的村子,黄洞村更动人的是其浓缩了东莞所有客家村的历史沿革,从而成了一种客家文化的标准样本:从聚居山中,保存浓郁的客家文化,到走出山脉创业兴家……可以说,随便拎起某个片段都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人类奋斗史记。 黄洞村建村800多年 说起一个地方,尤其是历史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总要说说这个地方的历史,那些藏在族谱的宗族源流,那此刻在石碑上的春秋,以及人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很多古村落一样,凤岗的黄洞村也流传着一些亦真亦幻、难以查证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在元末明初时由客家先人迁徙至黄洞筑村立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到明清时期,一批批的客家先人先后从豫、闽、赣等地迁徙而来,逐渐壮大。 据当地民间传说,“黄洞”是“皇洞”的谐音衍变,那是宋朝末年的事,元兵攻陷宋都临安(今杭州)后,宋帝赵昺举家与皇亲国戚溃逃,于1278年路过凤岗,在黄洞一带驻扎。因为沾染上“皇”气,黄洞村的历史变得厚重,也带来了一段段美丽的传说故事。 比如:宋军布防军营的地方,因为山上旌旗招展,因此此山被称为“动旗寨”(今称“栋企仔”),哨所另设在较高的山上,故称为“瞭望顶”,面对狮岭、象岭日夜巡视。只是,后来不知何故,瞭望顶山的称谓变音为“柠檬栋”了。 当然,传说只能当成一种稗官野史或趣味文史故事来读。黄洞村作为客家文化的集聚地的证据还要靠史料记载,以及现存的遗迹佐证。在一排排客家排屋面前,那些历经风雨上百载的房屋,作为客家围屋那种因地制宜的“变体”,依稀还能想象到客家人聚居生活的生活场景。 其中,田心村这个黄洞村中一个狭小的自然村落,更享有着“广东省古村落”的美誉。百年来,田心村这座饱经风雨的百年古村,至今风貌依旧。保存完整的排屋群,墙体和檐角上刻下沧桑,也刻写下了说不完的古老故事。其中田心村的新围场排屋群和百年古树,与观合楼、廻龙庵、洪福全故居等古建筑一起,以其深藏的客侨文化底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望文生义,客家人也许是历史上的第一批“新莞人”。因为战乱,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客居他乡,便成了“客家人”。大山之中既意味着是穷乡僻壤,也远离战火兵灾,同时把他们的生活习俗、饮食文化历经千年不变地留存下来,如今倒形成一种厚重的文化韵味。 到了鸦片战争后,尤其是辛亥革命后,更多的黄洞人出洋迁徙到拉丁美洲的牙买加、苏里南等国谋求生路,华侨遍布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由此黄洞村成为华侨集中的乡村之一,华侨甚至超过本地人口3倍,客家人与华侨之间多年的相互融合,使黄洞村形成了独特的客侨文化,全村现存各类侨房三百多间。 观合楼见证客家人海外奋斗的历史 作为著名侨乡的凤岗,作为客家人聚集地的凤岗,其建筑始终无法绕开碉楼。可是,说起碉楼,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跨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的江门开平碉楼,与之相似,却有独具特色的凤岗碉楼无疑被抢走了风头。 这种相似主要在碉楼的功能上。碉楼建筑作为中国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富有鲜明独特性的建筑类别,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凤岗的这些排屋楼大都建于上世纪20年代,由排列有序的排屋和有利藏身的碉楼组成,排屋一般为一至二层,碉楼最高达八九层,楼体由三合土舂实,厚达一米,坚不可摧。 而凤岗碉楼的特色主要表现在风格上。凤岗的碉楼大多在建筑上有点洋气而更注重客家色彩,分布在全村建筑中大致排列成行,尤其是多数碉楼四邻,建有列列排屋,构成碉楼与排屋一体的景观,这是广东各地罕见的,所以视其为碉楼与排屋一体的建筑结构,并为其取名为“排屋楼”。“排屋”与“碉楼”则是客家民系移至滨海地区,与广府文化及海洋文化有所结合的后期结构,既有传统客家风味,又有广府海外侨风,堪称“客侨文化”的典型建筑,为岭南所独有。 凤岗的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被形象地称之“上身穿西装,下身穿唐装”,其背后蕴含的是经由华侨从西方引入的财富、智慧以及审美观念,是海外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排屋楼是观合楼。 榕树厦村的观合楼是黄洞村15座碉楼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共八层高约24米,占地43.5平方米,楼体巍峨挺拔,气势宏伟,楼顶有壁画浮雕,美伦美奂,底层与其它排屋相连,构成一个整体,观合楼在屋群当中,如同巨人,傲视四方,镇守家园。 观合楼由华侨蔡观合于1927年所建。清朝中后期,蔡观合背井离乡到南洋“讨生活”,后来开山经营橡胶园积攒了财富,在乡愁的驱动之下,回家购地建房、办学,本来初定建四十间房,两栋楼。建房所用的材料,包括砖、石材、瓦等都准备齐全,并于1927年春动工兴建,却又因为遇人不淑,负责建造的蔡应光既赌博、又吸食鸦片,将钱财耗尽,余下工程只好停建。唯那栋八层高的楼房,在风雨里,耸立将近一个世纪。 当然,与开平碉楼总量为1800多座的数量相比,凤岗保存完整的排屋楼只剩110多座,且没有经过统一规划,稀疏地分散着,无法与开平碉楼相比较。但至少,观合楼是一个标志性建筑或一个景观,值得游客的流连留影。毕竟,在客家村落里,这种海外风格与中国古典风格巧妙结合于一体的混合体建筑,总让人浮想翩翩,是客家人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爱国爱乡的见证。 迴龙庵,凤岗客家人历史的活化石 黄洞村的客家风味,主要体现在建筑、民俗仪式、生活习俗等方面。而这些在黄洞村的迴龙庵内的石碑上被忠实地记录着,可谓洋洋大观。迴龙庵所存的17篇23个5万余字的清代石碑文上,清晰记载了凤岗镇数百年来的各姓氏、源流、家族迁移、人口兴替、人物掌故、风俗习惯等珍贵史料,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家谱与宗族文化,堪称凤岗客家人历史的活化石。 “我辈先人蒙霜披露、披荆斩棘,巩居而数厥田焉,越十年人情翻复……今日者里居数百家烟火相连。”在凤岗黄洞村迴龙庵内有这样一块碑文,记载了当时客家人到此的情形,被称作当地客家的“历史图谱”。碑上寥寥几个字,便把客家人先祖当初进入东莞时的艰辛、勤劳勾勒得清晰、直观,是客家先人在东莞创业、生活的精神写照。 据了解,迴龙庵建于元末明初,是凤岗、清溪等地讲粤语的本地人创建的,也就是说凤岗的客家人到来之前此庵已建成,建筑面积199.2平方米,清光绪二十八年重修。此庵坐北向南,背靠庵下岭,是一座三间二进的青砖绿瓦的砖木建筑物。采用陶塑、木刻、浮雕等工艺装修,室内雕梁画栋,是凤岗第一大庵。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代,迴龙庵一带还是黄洞村的学术文化中心。1810年(嘉庆十五年),客家人为培养人才参加科举,成立兴贤文社,1913年在迴龙庵右侧建起学校,将兴贤文社改名为兴贤学校。1835年(道光十五年)又建立庆茹书室,每年都能考出3至5名秀才、举人。迴龙庵右侧还有文庙崇烈堂(原为“崇烈堂”)和遗爱堂,其中遗爱堂建于1810年,是当时凤岗、清溪、龙岗等地文学爱好者定期交流创作经验、评品作品的场所。 此外,黄洞村还有另一建筑为洪全福故居,位于村里一个僻静的角落,背靠小山,五间平房并列,居中的主厅门楣上有“洪全福故居”的字样。洪全福是洪秀全的族侄,太平天国左天将、瑛王,人呼“三千岁”;他还是洪门会党领袖,曾发动港澳洪门会党在广州起义,自称“大明顺天国南粤兴汉大将军”;他曾匿迹外轮充厨师,为孙中山运输武器,支持革命……如今,故居虽在,却大门紧锁、破落沧桑。我们进不去,只能看着破檐而出的树枝,屋角冒出的杂草,石窗上的蛛网,连凭吊的心思也变得怅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