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每年的立秋,客家人会打糍粑, 食糍粑,迎立秋。 这是客家地区的传统习俗, 蕴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立秋之时, 客家人有的会上街买糍粑, 与亲友共同品尝传统美食, 有的拿起木杵打糍粑,迎接传统节气。 下面小梦带大家来扒一扒糍粑的做法: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打糍粑是一种乐趣。当打糍粑的时间到了,勤杂人员都会主动、积极地汇集这儿来协助,客人也饶有兴致地前来观看这精彩场面,大大增加了喜庆的气氛。打糍粑是一种高强度的体力活动,用木槌的一般都是“大力士” 。石臼的口径大小是有限的,所以打糍粑也是个技术活儿。翻动糍粑的人又在其旁边,木槌打一下,就要翻动一下,要配合得非常默契才行。 舂糍粑的杵槌,要用光滑的木杵,糯米饭粒便粘不住。经过用力舂捣,使之成羹状,然后做成如鸡蛋般大小的糍粑。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黄糖等配制的佐料粉,吃起来柔韧鲜滑,香甜可口。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说的是每逢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做的糍粑热气腾腾。 在以前物质匮乏和缺少油水的年头,为了庆贺粮食收成,加快插秧完工,在立秋这天家家户户都用打糍粑来自取其乐。为了按时吃上香喷喷的糍粑,农民兄弟们争时间,抢速度,争取在立秋前完成插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