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一朵瑰丽的奇葩——客家竹编

2017-09-21 16:49:48 来源: 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责任编辑:   

客家人自在中原起,便掌握了各种制造和编织技术。从金银铜铁锡的冶炼加工,到泥木石草竹的艺术造型,都能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竹编工艺,就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手编竹器,自古至今,为农村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像装稻谷、大米、大豆、红薯、芋头的箩筐,盛蔬菜、水果的菜篮,装鸡蛋、食品的圆篮子,运沙土、肥料的畚箕,筛米的米筛、簸箕,捞米饭的笊箩、锡箕,冬季取暖的火笼,出门防晒、防淋的笠嫲等用具,都是竹编工艺的结晶,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要编织竹器,首先应备好原材料——毛竹。那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竹林随处可见,客家人大都住在山区,可就地取材。备料还有时间上的讲究,不可在冬春两季砍毛竹,此时的毛竹为菢笋竹,做的家具会生蛀虫,不耐用,需在农历七至十月份砍竹为宜。且要选生长期在二年以上的,笔直、无破绽的,做出来的竹器才能柔韧耐用。

  有了毛竹,篾匠师傅会根据篾器的大小,用细密齿的锯子,将毛竹裁成合用的竹筒若干。再用篾刀将竹节的突出部分削平。然后破开竹筒,均匀地破成若干块竹片。还要将竹内部的篾骨破掉,才是做篾器的正料。这时,要将竹片用篾刀开成篾青、二黄、三黄等篾片。俗话说:“一寸篾子三下刀。”这是十分细致的工序,来不得半点马虎。篾匠师傅在破篾时,先从头上破起,破好几寸后,便用嘴巴轻轻地咬住篾片的两边,再顺势边破边撕。全部篾片破完后,还要用“度篾齿”过两道工序,一是要从侧向磨边定宽度,二是要正反两面打磨,让篾子的表面平滑光洁,以便手工编织。另外,这破好的篾子,还要根据所编织的篾器之需,用沸水烫制或用清水浸泡后使用,防虫蛀、防断裂,再在编织前稍微晾干备用。

  正式编织时,经篾相对固定,纬篾是活动的,要边织边添。再经过收边、缠边,并根据竹器的类型和需要,进行穿骨架、安提手等多道工序,做成既紧密耐用又美观大方的篾器。正如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精心编织的篾器十分经久耐用,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可用几代人。

  竹器编织技术的掌握,基本上靠投师学艺。学手艺要遵循选择师傅、做进师酒、缴师傅钱、做出师酒这几道规矩,缺一不可。入门后,跟着师傅认认真真学艺,艺有长进,也只能做帮手,不可得工钱,待三年艺成出师后,才能独立做篾赚钱,也可跟师傅、师兄或同道之友出门做篾。俗语说:“严师出高徒。”这手艺精巧的徒弟即日后的师傅,若干年后,也可带徒学艺,赚师傅钱了。就这样,竹编技术不断地延续传承下去。

  做竹编手艺,还有一定的地域性,俗称“样档”,即某一个村庄的篾匠师傅习惯打什么竹器,代代如是。于是,各个地方的竹器便具有各自的特色。如瑞金的下九堡片,就有“莲塘的畚箕,蛇口的笠嫲,上下塅的火笼,西天坝的筛簸,麦菜岭一条水,蛮会打角箩”的说法。这是客家人谋生的一种习惯性延续,就如同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生产、生活模式一样。

  客家竹编师傅们,通过发挥自身特长,织成五花八门的篾器,既可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还可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换钱贴补家用。会打箩褡的师傅,在公社化年代,还会应邀前往各个小队修补角箩、垫褡,兼打些新篾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会被单个家庭请去做篾,享受着“上请下迎”的荣耀。他们起早摸黑,勤勤恳恳,挺受人尊重,所得足以养家糊口。

  如今,客家竹编正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继续展现其艺术的光彩和魅力,凭着其举足轻重的实用价值,继续立足于民间工艺之林,世代相传,长久不衰。客家的竹编师傅们,仍然有着大显身手的宽广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