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天气逐渐变冷,空调、暖气扇、地暖、羽绒服、电暖宝开始派上用场......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以前,火笼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取暖工具,每到霜降初晓,寒气来袭,客家山区的老人、妇女们就开始与火笼渡过焦孟俩不相离的日子。现在,你还有这种取暖神器吗? 据说,利用火笼取暖在客家地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古人在不少诗歌里记载了这个东西,如梁萧正德《咏竹火笼》、沈约的《咏竹火笼》等,其中,北朝时期谢怠的《咏竹火笼诗》最为有名。这首诗里写道:“庭雪乱如花,井冰粲成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体密用宜通,文邪性非曲。本自江南墟,便娟修且绿。暂承君玉指,请谢阳春旭。”这些正是火笼与古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佐证。 火笼由细细光滑的竹篾编织而成,高约33厘米、径约16厘米左右,底下还装有一个篾制的底座。火笼的中间套有一个用土铸的盆子或者铁盆,叫“火钵”,“火钵”是用来盛草、木灰和被客家人称之为“火屎”的木炭;火笼都装有易于用双手背着的“火笼耳”,那是用稍厚的竹片弯压而成,如同拱门一般的提手,侧边还放着一个火钳,是用来拨弄“火钵”里面灰炭。编外壳是篾匠师傅的细活,编好的火笼绝对称得上是一件上好的民间手工艺品。单看那层层环绕密密匝匝的细篾条,你就不能不为篾工的细致和耐心而叹服。 因为客家人大多靠山居住,以木柴为主要燃烧物,所以燃烧后的木炭垂手可得。每当寒风冬至时,客家老人就从床底拿出火笼,取出火钵,做饭的时侯,用火钳从灶堂取出红红的木炭放进火钵,而一般来说,家人都会在灶台旁边准备一个坛子,用来收集平时做饭未燃烧完的木炭,以便用来添加火钵里木炭被燃烧到一定程度后持续保暖。 客家火笼体积较小,所以多数是人手一个。在过去,客家人有穿长衫的习俗,而客家女多是以系围裙为传统,所以习惯将火笼挂在长衫内或围裙中烘烤,因为热气不易挥发,就如同加了件棉袄一样暖和。而客家人在临睡前,会将火笼用一块布包裹起来放置被窝中,作睡前“暖床”之用,睡时再将火笼从被窝里提出去。许多时候,我们小孩子也会充分使用火笼,把黄豆、地瓜等放在火笼里烤,一会儿“叭叭”响,豆子就熟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又香又脆的烧烤,无疑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过去客家地区婚嫁时,火笼还是重要的嫁妆,意喻夫妻永远年轻、恩爱。婚嫁前,父母要买最大最好的火笼,还要双数。出嫁那天,添上红炭,再贴上喜字,女方拎着出门。到了婚嫁半路,新娘会把炭火倒出部分,再把剩下“火种”带到夫家,这寓意延续香火。 简陋的火笼虽然比不上现代的暖风机、空调等家电,却帮助客家人走过一段漫长的冬日。再重忆,或许不能如凤凰涅槃重生,只是那抚摸过火笼的沧桑的手中,火笼上的竹篾有多光滑,流淌的客家人故事就有多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