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当年,我建议土楼申报世遗

2018-06-25 10:11:11 胡大新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1998年3月19日,我赴福州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为期14天的全省文化系统高级职称古代汉语辅导班高级班学习。

报到这天晚上,省文化厅文物处的文物博物专家何经平特地来看我。两人晤谈甚欢。聊到中间,何经平突然问我:“胡兄,你们永定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材料报了没有?”

“没有。”我回答。

“怎么没报?土楼价值那么高,永定不申报就太可惜了。难道你不知道这件事?”何经平感到惋惜和不可理解。

我对何说:“有听说过,但至今没看到文件。”

“你回去以后找到这份文件,赶紧补报。这份文件是省建设厅、省文化厅联合下发的。”何经平说。

“还来得及吗?”我有点急了,感到事态严重。

“来得及。按通知去年12月底以前就得报来,但是评审专家大概要今年5月份才去江苏、浙江考察、取经。我们省是第一次做这件事,需要借鉴外省的经验。”何经平答道。

我突然想起,南靖县也有土楼,要是南靖县也申报,会不会影响我县申报,便问:“南靖县报了吗?”“没有,据说他们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哦!”我心里为之一震。何经平这句话是否空穴来风?我没深究,其实也没必要深究。

说实在,世界文化遗产为何物,申报成功了能产生多大效应,当时我一无所知,只断定它是世界级的文物。凭着多年来对土楼的调查研究,直觉告诉我,永定客家土楼完全符合“世界级文物”的标准,如果不申报就太可惜了。

此时,一个念头在我脑子里迅速产生:名镇名村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更要申报,而且要快,否则就会很被动!

“郑兄在家吗?”我急切地想与当时主持省文物处工作的郑国珍副处长取得联系,似乎心里才更踏实一些。

“他正在武夷山。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现在是最紧张的时候,马上要接受世界遗产组织现场评估了。”我从他的口气中揣测,武夷山申遗成功在望。

第二天清晨起床,我越想越感到申报名镇名村和申报世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让土楼得到更好的保护,如果能拿到世界级“金牌”是最好不过的事。

这天上午,我给分管文化的挂职副县长打长途电话,简要地向他汇报相关情况,郑重地向县委、县政府建议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他很干脆地回答:“等你回来后再说!”

4月4日上午,我回到永定。4月6日上午终于找到了那份文件,并立马将文件交给挂职副县长,向他作了详细汇报,谈了我的建议。

建议归建议,关键在落实。这就意味着我必须勇敢地担当!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文博系统流行一句响亮的口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这句口号成为一直激励着我为文博事业奋力拼搏的座右铭。

我们商量的结果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从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或名村做起。因为两者许多工作是相通的,申报名镇或名村便是最好的前期工作。

事不宜迟。还没等土楼申遗机构成立,还没等到县长办公会议作出决定,我们几个人就开干了:挂职副县长负责争取尽快成立土楼申遗机构,并由县财政给县文化局拨一笔工作经费;我负责统筹,包括撰写申报名镇名村文本,与省里保持联系,出谋划策;县文联主席、资深摄影师赖永生负责拍摄照片;县建设局副局长张树涛负责组织专业人员抓紧绘制若干重点土楼的图纸。

1998年5月6日,县政府正式下文成立县申遗委,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温锡浩任主任,挂职副县长任常务副主任;下设办公室,由县文化局副局长苏建强任主任,我任副主任。

6月22日,申报文本紧急送达省文化厅文物处。11月27日,省专家评审组到湖坑镇考察评估。

1999年5月18日,湖坑镇被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增强了我们土楼申遗的信心。

同年9月17日,永定县政府《关于把永定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候选名单的请示》上报省政府、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市政府。这标志着我县土楼申遗工作从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