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2006年6月10日,“文化遗产日”图片展。刘永良 摄 不遗余力扬瑰宝 ——永定致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侧记 □ 刘永良 “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永定区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切实履行为全人类保护共同遗产的庄严承诺,努力探索符合永定土楼实际的遗产保护方式,不断寻求保护管理与发展利用的平衡点,以文化遗产为依托、旅游产业为载体,走出了一条世界遗产保护带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反哺遗产保护的路子,既保护了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保证了遗产的活力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促进了旅游发展和民生改善。 列入世遗10周年,永定土楼走向了全国,拥抱了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十大最受欢迎景区”、中国旅游百强县、“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景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县名景……“世界级”“国字号”品牌,不胜枚举。随着永定旅游的火热升温,当地百姓也在土楼的保护开发中不断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2008年,土楼景区接待游客3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5亿元、旅游总人数97.2万人次;到了2017年,土楼景区接待游客52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6.9亿元、旅游总人数826.85万人次。 2007年3月18日,高北土楼群整治。刘永良 摄 保护规划完善到位 永定土楼保护范围(核心区)总面积为58公顷,其中初溪土楼群14.72公顷、洪坑土楼群29.87公顷、高北土楼群9.44公顷、衍香楼2.41公顷、振福楼1.56公顷;建设控制地带(缓冲区)总面积为515.7公顷,其中初溪土楼群271.2公顷、洪坑土楼群72.4公顷、高北土楼群138.5公顷、衍香楼19.8公顷、振福楼13.84公顷。共埋设了218根保护界桩,其中核心区90根,缓冲区128根。 10年来,永定区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按照世界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原则,开展了系统的保护工作。为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永定区将文物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建立健全文物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程度有较大提高。同时,保护规划与旅游规划先行。早于2006年就编制了《永定客家土楼保护规划》,2008年根据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进行了修编,形成《福建(永定)土楼保护规划》,并经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福建(永定)土楼保护规划”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杰出项目奖。2008年,编制了《福建省永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并于2010年通过了评审。2010年,牵头制定的《福建土楼旅游服务系列标准》,已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为制定和健全管理制度,永定区严格执行世遗保护相关法律规章,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福建(永定)土楼保护管理规定》(明确土楼保护的总体原则和措施)、《福建(永定)土楼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补充规定》(明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及相关制度)、《永定县土楼旅游景区保护管理规定》(明确土楼旅游景区保护的管理机制)、《永定县“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保护区异地建房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土楼保护区内居民异地建设住房的方式方法、措施)、《永定县旅游景区居民建房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全县景区内居民住房建设的管理规定)、《永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土楼安全责任)、《永定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经营性收入20%以上列入保护专项经费) 和《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保护区房屋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规范居民建房行为)等规范性文件。 2007年5月29日,洪坑土楼群整治。刘永良 摄 文物家底摸清到位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2008年4月,永定在福建省率先成立县级文物局。文物局成立后,为进一步摸清“文物家底”,马上投入到紧张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以全面了解永定的文化资源,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到2010年3月,全面完成了该阶段工作,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的验收,被评为优良等级。同年10月,通过了国务院“三普”办专家组的整体验收。通过各普查工作组的实地踏勘、走访、调查、论证,这次文物普查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616处,整理上报各类不可移动文物999处,其中新发现815处,居全省第一。2010年年6月,永定被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全国突出贡献集体。此外,文物局还结合文物普查开取展特色土楼调查,调查了613多处特色土楼,并建立了相关档案。 “2008年以来,我们争取上级文物专项经费补助已突破1亿元,主要用于土楼保护工程。”永定区文物局局长赖晓东说,永定区积极做好列入“国保”、“省保”的土楼保护维修方案编制工作。目前,列入世界遗产的10座“国保”土楼、列为“国保”的西陂天后宫的维修方案、洪坑土楼群消防方案等都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批。认真组织编制资金补助申报文本,多次到国家、省文物局汇报项目工作,得到了国家、省文物局的高度关注和重点支持。至目前,已完成承启楼保护维修工程、奎聚楼保护维修工程、五云楼抢险加固纠偏工程(世界最高最大的夯土墙纠偏扶正加固工程)、振成楼加固维修工程、振成楼中厅及内圈保养维修工程、振福楼中厅及内圈抢险维修工程及23座土楼的屋面保养维护工程。正在实施集庆楼保护维修工程、衍香楼保护维修工程、侨福楼保护维修工程、世泽楼保护维修工程、福裕楼保护维修工程。此外,振福楼保护维修二期工程已编制细化方案及施工图,五云楼整体维修二期正在进行预算审核,预计2018年内可开始实施。 2007年5月29日,初溪土楼群整治。刘永良 摄 科学监测手段到位 近年来,永定区把遗产监测工作作为遗产保护的重点,以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抓手,依托先进网络技术和监测技术,建设以文物安全实时监测、智慧管理平台、官方网站和营销系统为主要内容的遗产保护监测管理系统,集保护、管理、服务于一体,创新、务实地开展遗产地监测与保护管理工作。建立了土楼“全球眼”监控平台,在遗产土楼及其周边设置多个高速球机对遗产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土楼的保存完好率、结构稳定性、渗漏蛀蚀状况;居民生产生活对遗产本体的压力影响;游客带来的旅游压力及流量等。此外,永定还建立了巡视监测检查制度,经常性组织文保人员深入遗产点进行巡视监测。 2011年11月28日,由福建省质监局计量院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福建土楼保护性监测方法研究》通过验收。该项研究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手段,对点云拼接、实物轮廓线提取、墙体剥离量计算等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创新,研发了一系列数据处理系统,可准确测量土楼的整体形变和位移,解决了古建筑整体变形观测难的课题,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之前,区文物局与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合作,启动土楼文化遗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与保护项目,利用其技术优势,在全国首次利用激光三维测绘技术为福建土楼——承启楼进行扫描检测并绘制出毫米级的三维立体数字模型,解决了古建筑整体变形观测难的课题。同时,该项目被省科技厅和国家质监局立项。据悉,与传统利用全站仪、GPS等仪器测量方法相比,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测量效率与自动化水平更高。这一技术具有“准确性高,精度为毫米级;属非接触式测量,可有效保护被测土楼;与传统测量手段相比速度快;数据价值高,信息丰富”等突出的优势,可将土楼数字化地永久存入计算机,将有效解决土楼的整体变形监测这一技术难题,并留下宝贵的历史数据资料。可为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保护研究建立完整、准确的历史数字资料档案,并能处理福建土楼房屋沉降和墙体剥落等古建筑保护问题,对土楼今后的复建、维修、改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8年8月7日,土楼“全球眼”监控电脑。刘永良 摄 保护措施落实到位 除了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文物局,永定区还又成立了遗产管理机构——永定区福建土楼保护与利用管理委员会,加强湖坑、高头、下洋等3个乡镇的土楼执法中队建设,健全区、乡镇、村三级的土楼日常保护巡查管理机构,全面加强遗产地的管理工作。“世遗”土楼所在村也在制定、完善保护土楼的村规民约,设立了村民劝导队、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队伍,开展了“旅游文明示范户”评选等活动。区旅游、公安、国土、城建、林业、卫生、环保、教育、消防、供电、工商、环保、气象等相关职能部门按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的土楼保护工作。为有效杜绝世遗土楼的无序开发,区政府成立了福建客家土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统一做好全区土楼旅游管理和开发工作,土楼旅游公司下设安全办,配备安全员和安全协管员,按照“三级安全”管理模式(即总公司安全办——景区公司安全员——楼院安全协管员),建立巡查制度,负责对所开发与使用的 “世遗”本体楼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2016年8月3日,国家旅游局对福建永定土楼等旅游景区发出严重警告,指出景区存在“野导”扎堆现象,游步道安全隐患突出,厕所革命滞后,环境卫生差,车辆管理混乱,占道摆摊现象严重等突出问题。“问题出现了,怎么办?”永定区委、区政府态度十分坚决:爱我土楼,护我世遗,保我5A,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全面推进旅游景区整治提升,把坏事变好事、化危机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永定区成立了以龙岩市委常委、永定区委书记王金福为第一组长,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陈荣水为组长,7名相关区领导为副组长、36个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永定土楼5A景区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八组”,即:整改办公室、环境整治组、旅游秩序组、交通整治组、经商规范组、保护建设组、宣传报道组、督查保障组、纪律问责组,重点做好环境卫生整治、交通违法和欺客诈客行为打击、经营秩序规范、土楼建筑保护、纪律督查问责等工作,且每项工作均由1名区领导挂钩负责。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永定区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要求,采取最坚决的措施,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景区整改,进一步完善设施,优化线路,提升服务,强化环境卫生和旅游安全隐患整治,重拾品牌,重塑形象。 为确保“世遗”土楼的完整性,土楼“入遗”以来,区政府经常组织开展以整顿商业秩序、违章搭建为主的专项整治,取缔违章搭建、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乱堆放,乱安装、张贴广告牌、指路牌和招牌等不良行为。同时加大力度打击对本体土楼的破坏行为。2015年5月28日,林某镇在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情况下,雇请工人擅自在奎聚楼右后侧新建楼房,并将墙体紧靠奎聚楼墙体。由于需要固定新建楼房木梁,林某镇遂让工人在奎聚楼墙体上开凿孔洞,造成奎聚楼墙体毁损。经福建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认定,林某镇新建建筑与奎聚楼右后侧墙体相连,新建房前部于土楼右后侧位置新挖地基,后部直接压制于土楼挡土墙,且新建房左侧在土楼墙体上直接开凿孔洞,对土楼原有墙体造成了直接损坏。另外,新建房对土楼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排水沟、挡土墙造成了直接破坏,人为改变了土楼右后侧的地基受力情况,对土楼的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严重破坏了土楼的环境风貌。由于林某镇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成为福建省首例故意毁损文物案。 为加强土楼研究,提升保护手段,永定区积极组织专家加强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研究与发掘,大力做好第七批的国保、第七、八批省保单位的申报工作。2009年11月,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高北土楼群、振福楼等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高北土楼群、振福楼、衍香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开展土楼历史渊源考古调查。2009年,由福建博物院、区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境内的土楼遗迹进行专题调查。在龙安寨古遗址调查和试掘中获得重大成果,首次用地层、遗迹与遗物等考古学证据证明了早在北宋晚期,永定即存在用生土夯筑技术建造的古寨。将考古学方法引入土楼的研究,这在永定乃至全国尚属首次,它是福建土楼研究由文献及地面调查转入科学田野考古的开端。成立了永定区土楼古建筑保护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本土的土楼维修公司,有利于把本地的土楼能工巧匠的作用发挥好,传承和运用好土楼维修技艺。该公司得到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厚爱,获得了国家文物工程施工(土楼维修专项)一级资质。 2008年7月7日晚,庆祝福建永定土楼“申遗”成功专场文艺晚会在永定县青年影剧院举行。刘永良 摄 2009年7月6日晚,土楼入遗一周年文艺晚会在永定南门街商贸广场举行。刘永良 摄 遗产宣传展示到位 世界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为此,永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世界遗产-福建土楼展示工作,把建设福建土楼博物馆,作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作为履行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庄严承诺,作为“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的具体行动。土楼申报世界遗产期间的2004年,永定区在湖坑“振福楼”建设了福建土楼博物馆,2009年又对福建土楼博物馆改版提升。因振福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展示面积较小,展示内容较单一,不能全方位展示福建土楼要求。经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地处城郊镇东溪村的客家博览园内建设规格更高、展面更大、内容更丰富的福建土楼博物馆博物馆。福建土楼博物馆占地面积4288平方米,建筑面积10692.7平方米,展厅面积4320平方米。 这项目是福建省客家祖地文化生态保护与建设十大项目之一,也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核心项目。为加快福建土楼博物馆建设,2012年12月,永定成立了福建土楼博物馆及纪念坛布展工作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直接领导组织实施布展工作。布展组设在区文物局,并由文物局作为甲方与展陈公司签订布展施工合同。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布展工作组对原馆名、目标、定位、主题、布局、创意等进行调整,对《陈列方案》和《陈展深化设计方案》进行完善提升。基本陈列为“客家梦·土楼情”,包括序厅、文化瑰宝、源远流长、薪火相传、梦中故土和守望家园等6个部分,以世界遗产福建土楼为主线,有机融入了历史、客家、侨台、民俗、美食等内容。2017年福建土楼博物馆又与福建中烟公司合作,在馆内设立福建土楼与烟草专题陈列展。文物部门还积极做好文物征集工作,并发动社会热心人员捐赠文物。福建土楼博物馆馆藏文物总件数已突破1万件大关,为1009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16件/套。2015年,福建土楼博物馆被国家侨联授予首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综观福建土楼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脉络清晰,手段多样,不失为具有完整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地方博物馆的特色展览。 与此同时,永定区先后推出的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歌剧《土楼》和交响乐《土楼回响》被称为“土楼三部曲”,在海内外兴起“土楼旋风”,并通过开发《土楼探险》手机游戏、《土楼探险之牛牛和妞妞》系列图书、《大鱼海棠》等20余部以土楼为题材或场景的影视作品,让游客打破时空限制,全面了解土楼历史文化。此外,依托“庆成楼”建成“客家家训馆”,依托“振福楼”建设“客家家风楼”,依托“玉成楼”展示客家米酒的酿制工艺……近年来,永定通过实施“文化进土楼”工程,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将不同的文化理念融入土楼,差异化开发富有客家土楼文化特色的旅游系列商品,打造了一批文化类、家训类、非遗类、民俗类主题特色土楼,不仅做精了土楼项目,更是留住了土楼神韵,讲好了土楼故事,进一步提升了土楼景区文化元素和品位。 2009年3月26日,《红色摇篮》在土楼拍摄。刘永良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