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丁奕楼:不忘初心,把平凡一生献给党

2018-08-09 16:53:31 游萍 熊丽芳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余琳艳  

不忘初心,把平凡一生献给党

             ――记龙岩市永定区离休干部丁奕楼

□ 游萍 熊丽芳 文/图

丁奕楼今年已85岁高龄,是龙岩市永定区98名离休干部中最“年轻”的一名老同志。他从15岁参加革命至今整整走过七十一个年头。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岁月中,他不忘初心,一生勤勤恳恳为党工作,服务人民,离休后还为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贡献余热。近日,受永定区老干部局委托,釆访了这位白发蒼蒼和霭可亲的丁老,听他讲述了一生漫长的平凡人生经历。

1959年9月丁奕楼(第三排左九)在北京参加会议,期间受到周恩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剪辑部分合影)

从小革命,参加游击队

丁奕楼于1934年出生在广东省大埔县青溪乡下坪沙的一个小山村。家中共有四姐妹两兄弟,他排行最小。1948年念完小学,因父亲早年去世,家庭贫穷无法再继续读书,参加游击队的想法在他小小年纪脑海中油然而生。当年8月初秋的一个早晨,征求母亲的同意下,他叫太源伯娒带他到游击队活动的基点村大水坑自然村参加游击队。

村里的丁福英是丁汉(时任永定县委书记)的姐姐,是当地的老接头户,按照宗族辈分丁奕楼要叫她大姑姑。在大水坑,小奕楼跟福英姑姑说想去参加游击队。姑姑当时不同意,你小小年纪当什么游击队,你妈妈同意吗?了解丁奕楼执意要去后,随即安排他带上游击队所需的部分物品,豆腐干、食盐等绑在身上,就领着小奕楼向高山密林的游击队驻地走去。快到目的地时,山头的游击队哨兵看到他们上山来就说:“你们不要怕,从山垅田左边的小路慢慢上来”。就在这时,国民党一个中队敌人也从田岗下赶上来,以为他们是游击队员想抓他们。这时想逃已经来不及了,丁奕楼与福英大姑赶忙挽起裤管下田装着捡田螺的老百姓。敌兵赶上来后看到他们在捡田螺就问:“你们有沒有看见游击队的人,跑到那里去了?”丁奕楼赶紧说:“不知道,那里有什么游击队,我们是来捡田螺的。”就这样,果断机智躲过了敌人的盘查和被抓去当炮灰的危险。到了游击队驻地后,丁福英大姑说起刚才敌人追赶的事,队长立即夸小丁勇敢机智,遇事不荒,可以当游击队员。从那时起,丁奕楼就成为游击队里的一名通讯员,从小就走上革命的道路,那年他才15岁。

新中国成立前夕,小丁被转到永定县委当通讯员。在当通讯员期间,因文化水平低,所以边工作边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身边同志请教,经过3年多的自学,文化水平很快提高,一般公文起草等文件处理都做得井井有条,领导看在眼里喜在心里。1953年,永定堂溪区成立(堂堡、合溪)十二区,把他调到该区当区委秘书,经过基层的锻炼,为以后工作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丁奕楼在新的档案大楼前留影

档案管理,尽心尽责

1955年,永定县委办公室的档案越来越多,当时急需调进一个有文化,懂管理的人来管理这些档案。领导一下就想到在堂溪区当秘书的丁奕楼,于是把他从乡下调回县委办公室,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建国初期,很多珍贵的革命文物还留在革命老区,革命基点村和老接头户及群众家中。为了把珍贵的革命文物收集起来,丁奕楼在管理县委档案的同时,也兼做向社会、老区群众征集革命文物工作。1959年10月,永定县成立档案馆,丁奕楼成为第一任馆长。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加上近年来重视革命文物的釆集征收,共征集到230多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并按文物价值分级上送。此项工作成绩得到省、地、县的充分肯定。1959年9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文史档案经验交流大会,丁奕楼作为闽西老区的代表之一赴京出席大会,并在大会上作征集革命文物的典型发言。会议期间,在怀仁堂受到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并合影留念,为永定革命老区赢得了很大的荣誉。

1960年8月27日,是丁奕楼与妻子卓素珍结婚大喜日子。结婚前两天,丁奕楼就接到组织安排他去下洋思东公社任党委书记的通知,为了工作,才过3天的新婚生活,29日就离开妻子到下洋赴任,妻子依依不舍送他到汽车站后,自己也座车到龙岩工业学校读书。丁奕楼虽然担任公社书记,但是还保留县档案馆馆长职务。至1964年5月,又调回县档案馆任专职馆长,直到1971年2月调高陂公社任党委副书记,才真正脱离档案工作。丁老在档案馆一干就是16年,为永定档案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丁奕楼与妻子卓素珍在家里读报

水电建设,勇挑重担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永定的电力资源还很缺乏。大部分山区群众还是以煤油灯作为照明工具,碾米碎糠都要挑到几公里或10几公里的集镇上去加工,给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1979年,县里决定在金丰河流域大溪与岐岭交汇叫做狮象潭的地方建设一座“狮象潭”大型水电站,以促进永定工农业生产发展。由于丁奕楼工作认真负责,又有能力,组织决定把他调到狮象潭水电站任副总指挥。丁老勇挑重担,走马上任后,一心扑在工地上。他说:“为了早日把电站建成发电,3年来很少回家,第一年过年也在工地上与工人一起过春节。”

当年开山填土一般都是用人工战术挖掘挑担埋填,有2部车辆既要承担运沙、石、水泥钢筋等,还要担负保障生活的重任。有一天,工地急着用沙,如果不派车去运就会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而车辆调度又由总指挥一人安排,况且又不在指挥部,汇报又沒电话,误了工程怎么办?丁老当机立断叫来一部翻斗车去运沙。驾驶员廖文庆是刚退伍回来的新手,听丁指挥说急用沙派他去运,立即开着车就出发。因工地路况不好加上弯多,开出不远在一个急弯处不慎连人带车侧翻在地,驾驶员又急又怕。丁奕楼知道后火速赶到现场,见人没受伤车没翻坏,急忙安慰,随即派出另外车辆,救急工地用沙,保证工程进度。总指挥回来后追问派车的事,丁奕楼勇于承担责任。事后工人说,就要有老丁这样敢管敢抓,敢于担当的领导,不然工地谁来管,工程怎样如期完成。

经过3年奋战,电站建成发电,而丁奕楼又默默无闻到新的岗位,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1985年老丁又从乡镇调回县政府咨询办当主任,1989年调县政协任提案委主任,直至1994年1月离休。

丁奕楼(左二)在人口集中的公园宣传“两会精神”

闽粤联谊,发挥余热

1997年11月,经永定县委批准,成立“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会”。离休后的老丁又闲不住,当起了联谊会办公室主任,负责该会的日常事务工作。在2016年联谊会的改选中,丁老当选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至今。在这20年期间,丁老发挥余热,尽心尽责做好联谊各地的沟通、老区建设、挖掘红色文化等工作,对联谊闽粤赣边老同志起到很大作用。

2002年,在挖掘红色文化工作中,联谊会向省老区办争取20多万元资金,在永定西溪革命老区赤寨基点村,“赤寨会议”址建设一座“闽西南军政委员会赤寨会议纪念亭”,建立纪念馆并树碑立传,成为永定又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3年与龙岩市联谊会发出倡议,建一座“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会”纪念馆,经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会商议,馆址定在广东大埔县城。为了早日建成,丁老亲自发动大家捐款,经过一年时间的筹集,永定共收到社会捐款23万多元,为建纪念馆起到很大作用。在新罗、永定、大埔等地共同努力下,2015年10月“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会”纪念馆落成开馆。

为加大联谊会的宣传报道力度,近年来丁老亲自编印联谊简报近200期。每年都组织老同志到岐岭牛牯扑毛泽东纪念馆、金砂张鼎承纪念馆、龙岩闽粤赣边纵队纪念亭、上杭刘永生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丁老离休后,多年被永定区委区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3月,被评为永定区首届“最美老干部”称号。丁老说:“在永定98名离休干部中,年龄最大的已百岁高龄,我是离休中最小的。所以很多事情都得我来做,只要我身体好,我会继续做好这份联谊工作,尽量为老同志发挥自己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