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图为龙岩后田暴动策源地——火星祠堂。 宋客 摄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转入低潮,闽西籍共产党人邓子恢、郭滴人、朱积垒、张鼎丞、阮山等由城市转入农村进行秘密活动。他们用马列主义教育贫苦农民,提高他们的革命觉悟。秘密组织了革命的阶级队伍——农民协会,革命群众性的武装队伍——铁血团,吸收贫苦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建立党组织。他们领导农民进行了争取各方面权益的经济斗争,后来逐渐发展为武装斗争。闽西“四大暴动”是福建省临委和闽西各地党组织独立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的一次总演习,是创造性地进行土地革命的一次成功试验。 后田暴动 1928年春节后,龙岩白土(今东肖)粮食涨价,农会决定禁粮出口,平定粮价。因此,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地主企图压服农会,便雇用一批流氓、地痞和个别落后农民组织拳术馆,与农民协会的拳术馆相对抗。3月4日因夺取南中契据事,农民与土劣冲突,土劣唆使走狗打伤农民二人,群情激愤,是晚,陈锦辉一枪打死了地主走狗陈北瑞,当即于该晚迫豪绅缴交一切契据。晚8时许,农会集合队伍收缴反动地主的所有武器,计缴枪4支、鸟枪10余支、刀器30余把。翌日又将地主粮食没收,分给贫苦农民,平素掌管公尝的地主所欠公尝账款也限期交出,共收到500元。7日晚农会召开一次全白土区400余农民的联欢会,公开宣传揭露地主的阴谋。县委决定把斗争范围扩大起来,因而,一众豪绅大起恐慌,筹款1500元,往龙岩城请兵,蓄谋扑灭革命火焰。9日夜,陈国辉派兵500余人分二路包围后田。罗怀盛、陈品三和陈锦辉等率农民武装百余人与敌开战两小时之久,农民牺牲3人,被捕60余人。因敌众我寡,农民武装即撤退到永定大排,建立了闽西第一支20余人的游击队,坚持游击战争。后田暴动揭开了闽西土地革命斗争的序幕,打响了福建农民暴动的第一枪。 平和暴动 1926年10月,朱积垒从广州农讲所回到平和开始从事农运工作,建立党总支,组织了农会。反革命政变后,原有农会塌台,经整理后仅有五六个乡农会,会员千余人。 1928年农历正月二十,第一区农民代表200余人将赴县城中学参加代表大会,成立区农会,遭反动派阻挠,捕去代表5人,农友33人。各乡代表被迫退回,愤激异常,多数要求暴动。于是县临委开会决定,成立暴动委员会,朱积垒任总指挥,建立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3月8日凌晨因天雨,长乐乡农军500余人绕道而往,至天亮6时始到县城,与敌对火甚久,经西门冲进,敌向南门而逃。东门队伍因天雨交通失误,致队伍迟迟出发。在城十里外闻枪声,赶至城敌已退尽。不时饶平农军五六十人即开到。敌人看出了农军的弱点,遂组织反动武装进行反攻,农军不得不退回各乡。 此次攻城农军共800余人,前后战斗二三小时,农军攻入城后,烧毁豪绅房屋及县署教育局等十余所,救出被捕坐牢农友20余人,打死打伤敌兵10余人,农友牺牲10余人。此后,农军坚持在平和、饶平、大埔山间开展游击战争。 蛟洋暴动 1927年8月,进步知识分子傅柏翠经罗明介绍入党后回乡积极开展农运,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党组织。1928年春荒到来,由于傅家带头减租七分之一,其他地主也跟着减了租,接着农会又领导农民斗争,取得了禁粮出口、办平粜、清算乡族账目财产、抗缴石灰捐斗争的胜利。1928年3月成立了中共北四区区委,书记罗寿春,党员约100人,到暴动时农会会员已达千人,自卫军800人,约有150多支单响步枪。 由于革命势力的迅速发展和经济斗争的节节胜利,引起地主恐慌。三月间,郭凤鸣匪军派该区捐款数千元。农民反对,一文不缴。附近乡村也跟着抗捐。郭部决定以武力解决,于6月25日晨,调遣驻上杭的钟铭清两个营和驻连城的罗藻一个补充团,分别由丘坊和芷溪民团带路围攻蛟洋。 6月26日上午7时,蛟洋农民自卫军和群众,在上杭县委书记郭伯屏和傅伯翠、罗寿春领导下举行暴动。打死打伤敌军二三十人。郭伯屏在山上指挥敢死队在村口黄泥岗上抵抗来敌。终因敌我武器悬殊太大,队伍最后散到深山里,由两条路退到苎园、郭车一带。后还辗转于森坑、洋稠,大坪、巫坑等大山沟里开展游击战争。 永定暴动 1926年夏,阮山等共产党员在永定上湖雷建立了闽西最早的中共永定支部。1927年9月,张鼎丞在溪南里建立了党支部。10月间成立了永定县委。旧历年关,党领导千余人到县衙门请愿,要求豁免冠婚丧祭屠宰捐;春荒时,又发动借粮和分粮吃大户的斗争,取得胜利,影响很大。6月2日,江湘亲自督队百余人,袭击溪南区委驻地金砂公学,捕去区委委员赖文舫等6人。此事件发生后,附城民众大起恐慌,都起来戒严,城内与城外交通无形中断,农民的农产品、柴炭等无法进城出售,群众生活更加困难。 6月29日,湖雷有30名受保安队收编的工农兵起义,在阮山同志的率领下,捉地主缴枪,与保安队作战。当日夜,该起义队伍到东乡与卢肇西同志率领的暴动队500余人汇合,在乡间缴械,杀地主土劣卢香元等11人,一切田契债据,以火焚化。湖雷暴动,适城内反动军队,因抚溪土匪不服收编,有200名去压迫,城内只剩敌兵百余人。溪南等地暴动队千余人,在张鼎丞率领下,于7月1日凌晨四时,攻击永定城,暴动群众直冲入县牢狱救出被捕同志和农友20余人。后敌军居高临下组织反攻。暴动队与敌军混战至上午九时,不得已退出城外将城团团围住。因敌强我弱,暴动队开始用鸟枪冲锋,弹尽则用刀矛和土枪。而敌军枪械好,暴动队攻城时,敌方用迫击炮,而且商人皆出枪助之。计此次全县暴动杀反动派侦探、地主、土劣共60人,我暴动队牺牲20余人。 围城三天后,邓子恢同志从上杭赶到永定了解攻城情况,沿途看到参加暴动的农民正从城里撤退下来,个个兴高采烈,当即向永定县委建议趁热打铁,到乡下去开展土地革命。暴动队伍撤回金砂、西溪、 东溪等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四大暴动”的历史功绩 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开启了闽西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四大暴动”是党领导闽西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一次总演习,是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工农民主政府和进行土地革命的一次很好的试验。后田暴动一声枪响,打开了闽西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伟大尝试,是闽西人民武装斗争的开始。中共闽西“一大”对蛟洋暴动和永定暴动的斗争作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指出其主要点是使得农民与国民党之间的斗争由日常斗争发展到武装斗争,并且每次斗争都有广大群众参加。武装暴动体现出了农民群众伟大的革命力量,把国民党反动派吓得魂不附体。 闽西农民武装暴动,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认为:“现在闽西一带已经到了革命工农与豪绅资产阶级短兵相接的时期,上杭、永定、平和、龙岩四县委应即各派出代表2人在永定成立闽西特委……”。福建临时省委派宣传部长王海萍到永定,在金砂古木督崇德楼主持召开了上杭、永定、平和、龙岩四县委负责人会议,宣布成立中共闽西临时特委。郭慕亮任书记,张鼎丞任组织部长,邓子恢任宣传部长。同时,成立了闽西暴动委员会,王海萍任总指挥,张鼎丞、邓子恢、傅柏翠为副总指挥,并把杭、永、岩的暴动武装整编为闽西红军第七军十九师,下辖第55、56、57共三个团。中共闽西临时特委的成立,标志着闽西地方党组织领导核心在革命斗争中初步形成。 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开始了土地革命的伟大尝试。永定暴动结束后,暴动队回到溪南,立即建立红军营,同时县委集中全力领导各乡群众进行土地革命,颁布了《土地法》。当时,因为中央还没有土地法令,只知道分田有按人口和劳力分的两个原则。邓子恢、张鼎丞一起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摸索出了一套深受贫苦农民欢迎而又简便易行的分田办法。其主要原则是:以乡为单位,即以本乡人民现有耕种的土地,作为本乡的所有权,归本乡按人口(包括地主、富农)平均采取抽多补少的方法分配土地。在短短的时间里即分完了土地,使2万多人分到了土地革命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