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近年来,永定区立足地方实际,培育基层骨干,带领乡亲致富,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丰收——“三培三带”,带出红火好日子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必然 通讯员 刘永良 苏冠生
岁末年关,永定仙师镇务田村。翻过山梁,拨开树丛,一块打理精致的橘柚实验田豁然出现。青年党员江伟锋在果树下忙个不停。 “前年,我从外地引进这个新品种,今年是第一次挂果。最近已有70多户老乡向我订购树苗。相信未来橘柚将会成为我们村新的‘致富果’。”江伟锋说,身为党员,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面对发展的新要求,如何将党建和产业有机结合,是永定重点探索的方向。为此,永定在乡村党组织中实施“三培三带”,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 何谓“三培三带”?永定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洪隆说,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党组织班子成员,让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果明显,示范项目遍地开花。”他说。 致富有路子:“党支部搬到了专业合作社里” 党建引领生产的传统在务田村由来已久。“别看我们村的名字叫‘务田’,但主业很多都在山头上呢。”村支书王文达介绍说,务田村的林地面积将近8000亩,是耕地面积的6倍多。不想守着林地过苦日子,村里的党员带头种下第一批蜜柚,闯出一条致富路子。此后,村民一齐上山种果,逐渐改变了务田村贫困面貌。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在生产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把党支部搬到了专业合作社里。 得益于“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党建创新模式,务田村还成立了蜜柚专业合作社和“六月红”早熟芋专业合作社,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 “以往,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等,对产业带动提升作用不足。而党员平时注重学习,大局意识较强,在合作社中应该起到主心骨作用。”王文达说,鉴于此,在合作社中大力推行党建引领,把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优势同合作社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如今,合作社内的党员已和种植户结成12个帮扶对子,在种植品种、技术使用、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帮带服务。 “市场上有了新情况,行业内有了新技术,合作社里的党员第一时间就会毫无保留地反馈回来,并马上向村民科普推广。”王文达说,“因这些党员长期扎根生产一线,传授知识更生动、更接地气。大家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务田村合作社党支部里,讨论学习已成常态。根据产前、产中、产后的实际,每年规定至少三次在田间现场教学,手把手开展种植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 此外,务田村还开展党员种植户情况调查摸底,从中评选出一批生产销售讲诚信、整体发展情况良好的党员种植户,在他们的果山、田间竖立“共产党员示范户”牌匾,目前已评选10户“共产党员示范户”。 江荣贞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也是在合作社带动下发展起了种植业。今年5月,他收获的1500多公斤“六月红”早熟芋受市场影响遭遇滞销。合作社党支部得知后,主动为他联系了收购商,按照市场价收购。“他们带领我们过上了红火日子!”江荣贞激动地说。 去年,务田村两个产业年创收达3800万元,村民收入高出全镇人均收入1000多元。 张洪隆说,务田村产业模式是“党支部+合作社”的生动体现,通过信息共享、劳力互帮、技术互学等举措发展特色产业,牵线银行为参建农村党员提供免担保、免抵押全额贴息小额贷款,为农村党员开信息、技术、资金“小灶”。如今,全区共培育党员脱贫致富带头人1200多名,与贫困党员和群众结成帮带对子4500个。 值得一提的是,永定率先创办“农民党员学校”,由126名“土专家”“田秀才”组成农民讲师团队伍,灵活运用农村党校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夜间课堂、田间课堂、实践课堂等五大课堂,答疑解惑传授经验。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训农民党员2400多人次,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各类难题860多个。 转型打头阵:“小江怎么种,我们就怎么种” 务田村规划了更长远的未来。王文达告诉记者,现在“六月红”的销路是不用愁,但全村的蜜柚年产数百万公斤,同质化发展比较严重,下游销售渠道还攥在人家手里,“不搞出差异化不行”。 转产试错成本不低。果农犹豫不决,不知往哪里转。 关键时候,还是村“两委”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领着村里年轻的种植能手,到三明、南平柚子生产基地学习考察,最后决定引进橘柚。 “我们主要考虑到相近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橘柚基本上是最好的选择。”江伟锋大学毕业后就回到村里,是有名的种植能手,也是考察团里最年轻的成员。2016年,江伟锋率先订购了300株橘柚树苗。从清理土地到栽苗施肥,他反复学习请教。 看着树苗越长越好,江伟锋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但说起成批改种橘柚,大家还是举棋不定。 王文达做起村民工作:“小江是大学毕业生,又是种植能手。他怎么种,我们就怎么种!” 他也找江伟锋谈心。王文达说:“共产党员比一般群众在基层更有威望,说话更有人听。把小江这些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可以将农村致富能手的实践经历作示范引领。在基层党建方面,还可以变被动吸收为主动培养。” 2018年,江伟锋通过党组织考察,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同时,他种下的第一批橘柚迎来了初次挂果。最近,江伟锋上山修剪果树时,常常会碰到前来询问订苗的果农。 “作为党员,我个人转产成功了,理应领着乡亲共奔小康。”江伟锋捧着一颗橘柚说,“小小的一颗果实也凝聚着集体探索的智慧,我要把个人的经验转化为致富的成果。” 近两年,永定区通过建立致富能手数据库,根据性别、学历、年龄等条件设立一级台账,再根据政治、纪律、能力、品德、作风等条件设立二级台账,对致富能手分层次、批次进行推荐,形成梯队式发展。截至2018年底,已挑选出340名确定为培养对象。 目前,这340名致富能手主动结对贫困户460户,带动发展蜜柚、台湾水果等30余个产业,实现年产值达2.7亿元,助力315户实现脱贫。 引“智”振士气:“党员关系在镇上,一门心思在村里” 从仙师镇一路向西,抵达峰市镇。一片开阔的水面跃入眼帘。据介绍,这是棉花滩水电站拦汀江干流蓄水而成的人工湖,因形状酷似腾飞的巨龙而命名为“龙湖”,水域面积约65平方公里,其中峰市境内22平方公里。 1998年,随着棉花滩水电站的动工建设,信美村由原来的山沟搬到了半山腰,成为坐落在水库边上的美丽渔村。“气候大环境改变后,我们种起了台湾水果。目前,我们正在主动融入永定‘东楼西湖’的大旅游格局,”村支书温学荣说,发展旅游,信美村具有“近水楼台”的优势。 但村民世代耕种,谁也没搞过旅游。该怎么搞,村支书说了也不算。 2017年8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的人才引进生胡立峰被分配到峰市镇,协助信美村的包村工作。 胡立峰一有时间,便随包村工作队进村入户。经过几个月的熟悉,胡立峰认为,信美村现有的产业优势还不明显,发展特色旅游或许能打开一条新路子。 为此,他联络上级部门,带领16名村“两委”干部,到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考察学习,“见见新农村的旅游该怎么搞”。 “他的党员关系虽然在镇上,却一心扑在村里。我们有啥困难都爱找他出点子。”51岁的温学荣说,在小胡的助力下,村里办起了第一家农家乐,改善了村党员活动场所设施…… “除了用好引进人才外,我们还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吸引人才回归。”张洪隆说,永定建立了237个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党组织和微信群,长期宣传介绍家乡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以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鼓励外出优秀党员回乡创业,带动家乡父老发展特色产业,共同致富。近两年,共有230多名党员回乡创业,参与落实致富带富项目140多个,其中仅通过电商平台就带领当地农户销售地方特色农产品890万公斤,增加村民收入4700万余元。 “解决农村后续乏人的问题,必须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张洪隆表示,通过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将政治过硬、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致富模范纳入后备梯队,结合打好项目落地、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三大战役”、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进行多岗位历练。截至目前,两年来共有146名党员模范被列为村级后备干部,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永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