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span style=""font-size:" font-family:="" microsoft="" color:=""></span>让“红旗不倒之乡”品牌熠熠生辉 □阙俊聪 近年来,永定区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的重要指示,通过唱响“红旗不倒之乡”品牌,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工作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厘清历史贡献,定位红色永定 永定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实践地、党史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土地革命摇篮、共和国法制摇篮、共和国红色金融摇篮、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人民军队铁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最早成形地,是名副其实的“红旗不倒之乡”。 1.英雄辈出的红色圣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鼎丞、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永定进行了长时间的革命斗争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授衔的十大元帅中的5位、十位大将中的4位都在永定战斗、生活过,永定籍开国少将14位、在册革命烈士4700多位、参加红军长征2000多人(大部分壮烈牺牲)、红色小歌仙张锦辉是中国现代十大少年英雄之一。 2.开创革命伟业的圣地。永定在全国革命斗争史上创造了3个第一:共和国第一个红色审判机构——溪南区苏维埃政府裁判处;共和国最早红色信用合作社——永定太平区、丰田区信用合作社;全国首创土地分田成功经验——溪南土改办法。永定在福建革命史上创造了8个第一:成立了福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永定支部;成立了福建第一个农村团支部——共青团汤湖支部;建立了福建第一个红色政权——溪南区苏维埃政府;建立了福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溪南区红色割据区域;张鼎丞、邓子恢在此领导了福建省第一次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农民武装暴动——永定暴动;建立了福建第一支红军部队——溪南红军营;永定三年游击战争的开始是福建省游击战争的第一幕,也是中国革命在南方的战略支点;革命基点村266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同时,永定还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中心枢纽,闽西永定交通大站,是与香港并列的设在内陆的唯一交通大站,为当年党中央和中央苏区之间传递信息、运送物资、护送人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红色遗迹遍布的圣地。据统计,全区现有红色遗址遗存14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未按文物保护单位定级遗存57处,另有红色纪念碑3处,纪念馆7座,纪念园1座。 二、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共建合力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区级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红色文物普查保护组、红色历史挖掘整理组、红色资源项目开发建设组、红色文化推广宣传组等四个专门工作组,以“一办四组”构架具体负责相关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模式,成立了龙岩市永定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全区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投资主体。构建统一资金池,将各部门争取的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该公司,实现一个“漏斗”支出,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三是制定出台政策。制定出台《永定区加快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产业发展八条政策措施(试行)》文件,从做大做强国有龙头企业、支持红色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支持红色教育培训产业发展、支持突出贡献奖励、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支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一事一议政策等八个方面给予明确支持。四是破解资金瓶颈。以中央红色交通线及金砂红色小镇项目为主体,融资4.9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保护优先 一是高起点规划。完成了《永定金砂乡红旗田园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案》《永定区牛牯扑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案(2018-2020)》《永定区金砂乡上金村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发展规划(2018-2020)》《中央红色交通线及金砂红色小镇保护利用规划》等规划。二是强化文物保护。完成了国保伯公凹交通站、孟良公祠,省保金谷寺、牛牯扑毛主席纪念亭金谷寺、张鼎丞故居残墙、永昌楼、万源楼、师俭楼等几十处红色遗址遗存的的修缮和重建。开展开国将军故居维修保护工程,完成了范阳春、熊奎、熊兆仁、阙中一等开国将军故居的维修保护。三年来,文物保护投入达6000多万元。 四、突出项目带动,培育红色产业 围绕打造“东楼西湖北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建设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代表的北线红色文化产业带。目前,投资5.14亿元的省重点项目——中央红色交通线和金砂红色小镇已经全面展开,成为将全区红色资源串点连线成片的龙头项目。该项目得到国家安全机关及中办机要交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要求将该项目打造为中央苏区隐蔽斗争历史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红色研学教育基地。 五、讲好红色故事,激活红色基因 一是抓精品展陈。主要有伯公凹的《信仰之光》、金谷寺的《人民永远的勤务员——张鼎丞同志的光辉一生》、岐岭牛牯扑的《峥嵘岁月——毛泽东在永定史迹展》、永昌楼交通大站的《红色生命线》、福建土楼博物馆的《苏维埃血脉——中央红色交通线专题展》、湖雷新盛昌店的《红色农信·初心永定》、抚市泽东楼的《毛主席来到何凹头》、虎岗杨公堂的《红色浸染的土地》。二是抓精品教学。开设了《热血浇灌的红色血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金谷寺》《人民永远的勤务员》《一段残墙、一座丰碑》《山重水绕路儿长、红色交通一线穿》《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红色小歌仙》《闽西小井冈》等系列红色培训教育课程。三是抓精品演艺。成功创作演出了以伯公凹七烈士为原型的我区首部大型红色题材原创话剧《信仰》,自去年7月1日首演并常态化演出以来,共演出36场,观众达1.5万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四是抓精品研学。形成了“党校干部培训+客家土楼家训家风+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党性教育培训和研学旅行精品产品,红色研学游实现井喷式发展。 六、构建宣传矩阵,唱响红色品牌 一是拍摄专题片。策划拍摄了反映永定革命历史的专题宣传片《红旗不倒之乡——永定》,全方位展示永定的革命贡献和历史定位。二是借力影视作品。配合央视重大题材室完成了《秘密交通线》取景拍摄、邀请央视制作“苏维埃血脉”专题片、协助拍摄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绝命后卫师》等10余部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摄制了微电影《血脉》。三是讲好红色故事。开展客家讲古会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定红色故事微视频展播活动,34个红色故事微视频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全媒体进行展播。四是挖掘党史资料。编辑出版《革命遗址通览》《张鼎丞与党的群众路线》等书籍,发表《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定位研究》《中央红色交通线的特殊奉献》《从闽西苏区革命斗争历史感悟党的群众路线》等优秀论文。五是举办采风研讨。两次开展著名作家“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采风研讨活动,主办了纪念永定暴动90周年大会,承办了中央红色交通线理论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