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红旗不倒·江山永定 【永定红色革命史巡礼之七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重要战略支点(上)

2021-08-27 17:18:40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永定是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是中国革命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点。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共闽西地方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永定游击区为活动中心,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提出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开辟了闽西游击区(亦称闽西南游击区),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南方游击区“是我们和国民党十年血战的结果的一部分,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它无异于是另一场“长征”。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张鼎丞从赣南启程返回闽西,历尽艰险,于1934年12月底回到中共永定县委驻地西溪赤寨村。

中共永定县委驻地西溪赤寨村

1935年3月中旬,红八团与方方领导的红九团和张鼎丞率领的部队在下洋月流胜利会师。张鼎丞以中共福建省委代表的身份在月流主持召开了两个团的领导干部会议。会上,张鼎丞分析了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央苏区的斗争形势,指出今后的斗争环境将会更加艰难复杂,一定要作长期艰苦斗争的准备。但是,闽西人民革命是坚定的,只要坚定地依靠群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人民就会拥护红军游击队。今后与上级联系会更加困难,必须千方百计保存红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斗争。张鼎丞反复阐明了“在新的形势和困难的环境中如何紧密地依靠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这样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在关键时刻从战略的高度提高了领导干部的认识,使大家从“左”倾教条主义的框框中摆脱出来,准备坚持长期游击战争。会议决定成立闽西军政委员会,大家一致推选张鼎丞为主席。月流会议的召开以及闽西军政委员会的成立, 结束了中央主力红军转移后闽西各级党组织和红军部队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统一了思想和组织,增强了长期坚持游击战争的信心,开辟了巩固的永东游击根据地,为坚持南方游击战争提供了示范。

1935年4月中旬,陈潭秋以中央分局代表名义,在西溪赤寨的一个瓦窑里召开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即闽西南党和军队领导干部联席会议),史称“赤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陈潭秋、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方方、刘永生、范乐春等。会议决定把闽西军政委员会改称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推举张鼎丞为主席。各县党组织也作了相应调整。闽西南红军游击队划分为四个分区,既独立又协同作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几位主要领导人分散活动,以加强对各地工作的领导。

赤寨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形势,及时地将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的任务由“保卫苏区,等待主力回头”转变为在敌后开展广泛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并且制订了与这一任务相适应的方针和作战部署。同时,会议确立了由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组成的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一核心坚持了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得到了广大红军指战员和游击区干部群众的拥护。赤寨会议是在闽西南革命危急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闽西南党组织统一领导的形成和实现从正规战向全面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转变,对于闽西南红军游击队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赤寨会议结束后,张鼎丞留在溪南领导闽西和永定的游击战争,邓子恢、郭义为到永东的湖雷、金丰与各方联系,谭震林到上杭,方方、罗忠毅率明光独立营回岩连宁地区,吴胜和谢育才率红九团向闽南活动。



【稿件来源:中共龙岩市永定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龙岩市永定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