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革命大嫂”黄菊香 □ 赖守铭 林添茂 永定区高陂镇许家村村民黄菊香,革命战争时期默默支持革命,被红军和游击队称为“革命大嫂”。 黄菊香(?-1945年8月),2岁时从高陂饶建坑(先锋烟场)被送到许佳村上山自然村给许权旺做童养媳。黄菊香在私塾里读了几年书,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使她对未来充满憧憬。1926年夏,中共永定支部在湖雷上南成立,许佳山也有了党的活动。黄菊香对土地革命充满热情,并在革命斗争中成长。1930年10月后,她长期担任和佳乡苏维埃政府妇女主任,默默支持红军和游击队。 太平里秋收暴动的农军“勤务员” 1928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派宣传部部长王海萍来到闽西,组织发动闽西太平里秋收暴动。8月7日暴动队伍分两路向坎市进攻,王海萍、傅柏翠率领的一路,从文溪出发,登文溪岭经饶建坑到达高陂桥边的天子岌岽。因向导带错路拖延了时间,当队伍准备进击坎市时,得知林一株、林梅汀等带领的农军已经退却,只好将队伍开往许佳山待命。黄菊香主动把上山大夫第左边的私塾和右边的祠堂以及正楼有空的房间腾出,作为农军的休整地。黄菊香还组织当地的妇女为暴动队伍煮饭。随后王海萍、傅柏翠率领蛟洋、白土的农军经过许佳、朱罗、三堡、香溪、合溪,开往金砂古木督,与张鼎丞、邓子恢领导的溪南红军营汇合。队伍要走时,黄菊香与当地群众为队伍送粮、送菜,兼做向导,带领农军绕过民团驻地,从上山与坑源交界的伯公凹凉亭沿山路往许佳圳溪方向到三堡,这样路程最近,又最安全。 红军游击队的“好哨兵” 许家山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尤其是上山,地势高。站在许佳上山的任何位置,都可以观察东、西、北三面的敌情。黄菊香正是利用这一优势,组织当地革命群众自发地轮流放哨。 1929年5月和佳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当地民团与坎市民团串通一气,欲消灭这个组织。一天夜里,黄菊香焙完纸准备回家,刚出纸寮门,就看到崎岖山路上有点点竹火往湖里、墩上自然村袭来,她顿感不妙,赶忙扔下头上顶着的纸,跑去乡苏主席家报告。乡苏主席吩咐家人及黄菊香等人迅速通知其他乡苏成员,趁着月色往背头山走,藏到竹山中。果不其然,乡苏成员前脚刚走,民团后脚就到,对永和堂和怀德堂进行搜查,并对住户一一核实,乡苏主席和黄菊香面对民团的询问,从容淡定,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经全面排查,民团扑了空,悻悻离开。 黄菊香还利用上山剥竹麻、砍柴等时机,为红军放哨,只要民团出现在哨口,黄菊香就唱起山歌,通过这一信号,让红军迅速离开。据老一辈人回忆,为了支持革命战争,上山群众利用纸寮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每个纸寮都成为红军的哨口,而每个造纸、焙纸师傅都是哨兵。只要有民团出现,首先发现的“哨兵”会立即向黄菊香报告,然后再分头向乡苏主席、红军游击队报告,每次红军游击队都能迅速撤离藏入深山。 革命道理的“宣传员” 黄菊香聪明好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参加革命斗争充满期望。结婚后,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由她照顾,无法冲在战斗前线,于是在后方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动员青年参军参战,为红军游击队提供各种便利。 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在高陂等地进行严密封锁,频繁开展“清剿”,推行“联防联剿”,实施保甲制度,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了对付国民这一反动伎俩,黄菊香等采取各种办法进行抵制。如采用虚报、瞒报男丁人数的办法,让当地男人全部转移至深山纸寮造纸藏身,致使国民党招兵失败。在征粮、征税过程中,黄菊香发动当地群众把好哨口,采用“空城计”办法来对付民团,只要看到民团前来,全部人都上山去干农活,让民团扑空。 1945年8月,黄菊香积劳成疾,不幸病故,当地上千群众自动前来送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