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青云高陂 □ 詹鄞森 我有一座院子,有树有花的院子,有秦砖汉瓦,有四时风云,有二十来岁的你,有朦朦胧胧的梦想。 其实在永定高陂,有许多这样的老院子,有柴火间的人间生息,也有高远旷逸的达人生活。 春雨,只是淅淅沥沥地下,从瓦片上滴落,从天井滴落,落在院墙内的兰花上,落在玉兰或是石榴树上,亮晶晶的,就勾起你种种的情愫,想找一个人诉说。 张胜友的北山书院,此时很静,你就静静地读书,在书中你找到了许多可以说话的人,你自顾自地笑了,心也大了。四方的或者圆圆的天井外面,还有那么大的精彩世界,我真想去看看。 在富岭村“五凤楼”裕隆楼,仰头看到“父子登科”的牌匾,“耕读传家”的楹联,心就慢慢沉浸在书香之中。 夏荷,此时开得正好,在西陂天后宫的湿地,迎着风,迎着日,亭亭玉立着。这里的老院子是有信仰的,香火中人进人出。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上有月。 这时候,戏班子来了,十番音乐响起来了,孩子们都跑来了。孩子们好奇地问,为什么高陂出了那么多文人、作家?从北山走出去的作家张胜友曾说,我生在那里,长在那里,那里的一草一砖,都是我生活的记忆。我爱我家的小院子,爱那里的人们,我的作品就源源不断地出来了。 作家们都是爱花的人,有的院子,有满架的蔷薇,牡丹芍药锦簇如云。有的院子,洁白清香的槐花落了一地。在上洋遗经楼的老屋,一位作家说,这是我深藏已久的儿时梦,我真怕触摸她,怕写不好她。 秋月,是婉约的、皎洁的,大而亮,并不耀眼。割完稻子,打完谷子,收好豆子,摘好果子。在丰收的季节,各样的民俗活动都有,迎春牛、抬菩萨、十月半,是色彩斑斓,香艳可餐的,大饱了眼福与口福。 这时候的院子是喧闹的、火热的。很多的读书人都到外面去了,去闯荡市场,去建功立业,去追逐梦想。据说挖金子的乡贤,从高陂走出去,做成了世界第一大金矿。此时的圆月,也该照耀在这一座座金山上,为这金山镀了一层银! 这时候的院子很高远,月光照在木樨花树上,照在兰花的叶子上,给那些绿叶涂上了银色、黄色。这时有晚归的燕子或麻雀,在屋檐下互相亲昵。此时,邀三五好友喝茶,聊远近的家国事,看清光从树间泼洒,泻满一地银子,闲听鸟鸣声声。 冬阳,南方的冬天不冷,我们最爱的是家里的柴火灶,炉膛的柴火跳跃着,烘着手,也映红了母亲的脸。这时候,我们不管走了多远,都想回到老家,回到自家的院子里。那里有妈妈的味道,有老字号的味道,有浓浓的乡愁。时光慢慢变老,我们又变成了妈妈身边的孩子。 院子不求多大,但一定要有花,陪我度过春秋冬夏。经历岁月风华,看淡人间清欢。无数南来北往的里民、客商、读书人,经过高陂桥,走向大世界。此时有蓑衣老农,牵牛而过。看云卷云舒,川流不息,都是一个个古老又新鲜的故事。 桥上有亭,亭上有联曰,“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这是清乾隆举人王见川的感慨,人在青云路上,心在丹桂家中。 时光流转,格物致知。如今身处信息时代,我们依然感受自然、四季的变化。双脚踩在泥里,感受土地的生气。春种芍药牡丹,夏闻清荷红榴,秋观山菊凌霜,冬有雪梅初绽。花期如梦年年至,四时景致皆成趣,一切都是家园的味道。 高陂老院子,便是我们与自然最好的脐带粘连。外面的世界很大,奔腾喧嚣,我们却在老院子的雅舍里,细嗅蔷薇花香,拥有春秋冬夏,拥有胜友如云。 堂上燕子自去自来,水中白鸭相亲相爱,脚踏实地地生活,晨起读书听风,月夜相照来伴,吃酒喝茶,听曲悠扬,看书做梦,自由自在,只生欢喜。 人生沉淀于这沁着花香、茶香、稻香、菜香的小院之间,心中便有诗和远方,何需跨越万里寻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