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陈正村”里说陈正
□ 赖守铭 林添茂 在永定下洋镇,有一个以陈正烈士命名的村庄——陈正村。 陈正原名陈成都,1905年出生于下洋古洋村的一个富户家庭。1922年到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读书。进入学校后,在进步师友的影响下,开始参加革命活动。为救国救民、追求真理,与封建礼教决裂,他不满家人给他取的姓名有“天府之国大富户”之意,遂改名为“陈正”。 1923年春,陈正回乡度假,参与创立下洋进步青年团体“晨钟社”,出版社刊《钟声》,传播革命思想。次年夏,陈正与曾牧村等人在下洋创办“下洋公学”,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大都是厦门集美学校、大埔中学毕业的进步青年,办学经费全由创办人自筹。陈正走家串户,发动社会捐款,自己带头动员父母亲捐出100元光洋和50斗米,作为办学基金。学校办起后,陈正任教务长兼教公民课,他经常与学生讲革命道理,讲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故事。一些校外青年也跑来旁听,常常是课堂内外拥挤不堪。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克复永定县城后,由随军到下洋开展农运的王奎福介绍,陈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与建立中共金丰支部,任支部委员、后任书记,大力推进金丰地区的国民革命。 1927年10月,陈正参与创建了中共永定县委的工作,被选为中共永定县委委员,分管组织工作。接着,又与江桂华一起主持建立中共金丰区委,领导群众准备武装暴动。1928年6月中旬,“岭头会议”中被选为永定暴动委员会委员。随后,按暴动委员会的预先部署,于6月29日晚,与卢肇西等人一起率古洋农军汇合阮山领导的由湖雷暴动转战而来的湖雷农军一起举行金丰暴动,收缴民团枪支,又于7月1日率队到下洋,举行了“下洋暴动”,配合张鼎丞率领的溪南农民武装攻打永定城的战斗。数日后,回师陈东,与卢肇西等将暴动队伍整编为工农革命军永定农民自卫队,任军需。不久,随队伍编入闽西红军第七军十九师五十六团,在金丰大山坚持斗争。1928年底,永定县委在敌“清乡”中遭到严重破坏,陈正毅然接任中共永定县委代理书记(后转任县委书记),把县委机关从坎市文馆村迁至金丰大山,使县委的工作正常运转。 1929年5月25日,红四军解放永定,建立永定县革命委员会。7月5日陈正主持召开永定县委扩大会议,改组县委,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使党组织在与反革命日益尖锐严酷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8月下旬,身患疟疾的毛泽东辗转来到金丰大山岐岭牛牯扑养病,指导永定革命斗争。陈正和张鼎丞、阮山、卢肇西等同志,经常去牛牯扑向毛泽东汇报开展农运和武装斗争情况,认真聆听毛泽东的教导,还和毛泽东一起到周边乡村做社会调查,访贫问苦,从中提高革命斗争的艺术水平。 1930年2月,中共闽西特委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陈正被增选为委员和常委。3月,又被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执委,兼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4月以后,他相继担任红十二军、红二十一军的军委委员和政治部主任,并奉命参与率军出征东江,参加了创建闽西苏区的斗争和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10月,在红二十一军与红二十军合编为新十二军时,他调任闽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 陈正虽然是一位出生于富户家庭的知识分子,但是他在学生时代就接受革命思想,从此把毕生精力投入到革命斗争中,最后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英勇善战,艰苦奋斗,任劳任怨,深入乡村,和战士打成一片,善于做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广大战士和工农群众都赞扬地说:“陈正同志真不愧是我们的好主任啊!”陈正为创建中共闽西地方组织和红军部队及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1年4月,陈正因“肃社党”事件在永定虎岗被错杀,时年26岁。1953年12月,陈正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55年11月,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张鼎丞特为陈正烈士题词:“陈正是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奋斗牺牲的烈士。”为纪念陈正的历史功绩,他的家乡人民将古洋村改名为“陈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