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故乡的温泉

2022-07-14 08:58:54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故乡的温泉

□ 胡欣育

泡过很多地方的温泉,独爱故乡的温泉。故乡的温泉,清幽、益身、脱俗、移尘……那是我对故乡温泉毫不过分的赞美。

家乡人把温泉称“汤”(热水的意思)。洗温泉或泡温泉,俗称为“洗汤”或“泡汤”。每当劳作过后,村中男女老少总争先恐后来到温泉池里“洗汤”,洗过后再来到桥头上吹吹清风,那是一种难言的惬意。

印象中老家公共汤池有五六处之多,其中数那汤子阁温泉最有名气。村村堡堡都来此洗汤,因为这里洗汤有一种莫名的奇趣。二十平方大小从石头里凿出的小池,一泓清泉从石缝中冒出,膝盖深的汤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水声漾起丝丝波纹,与扑哧扑哧的浇水声相映成趣,一股淡淡的硫磺味扑鼻而来……打孩提起便经常来此洗汤,洗多了冥冥中觉得这里的汤水富有一种“灵性”。冬暖而不寒,秋凉而不燥,夏热而不灼,春温而不烫,春夏秋冬,四季各异。冬天洗汤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寒冷中沐浴着一股暖流,全身暖乎乎的;秋天洗汤也是很好的选择,天气渐凉,汤水温凉兼备,不火不热,泡后非常清爽;夏天泡温泉也许被认为不合常理,恰恰相反,我认为夏天泡温泉是最美的境界,大汗淋漓之后排毒去湿、热后而凉,泡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轻松,何况这里的温泉“热而不灼”,绝非是家里泡开水澡的感觉;春天洗汤也是上乘之选,不管春寒料峭或乍暖还寒,泡后总是暖意融融。

爱上汤子阁温泉,因为它总给人一种清幽、脱俗的感觉。孩童时代交通、通讯没有那么方知道这地方的人并不特别多,即使知道但计于偏远,不一定会专门去泡。因此,那时候来此洗汤如临世外桃源,碧蓝的金丰溪悠悠而过,两岸竹绿桃红,汤池就在溪旁。从家门口出发跨过山坳,汤池便映入眼帘,古朴的石砌围墙竹影婆娑。汤池外一块银白色的沙滩,还有那片翠绿的芭蕉林,绵柔的草坪上常会有孩童在玩耍,远一点的蛟潭角几个老翁在悠然垂钓。蜿蜒的村道上除行人外偶尔也会有单车、拖拉机经过,但不觉有任何喧嚣。临近黄昏,夏日耕作后的村民们总会三三两两,拿着瓢桶、提着篮子去洗汤,远看纷纷成行,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月色朦胧,稀疏人影也时隐时现,不时还会看到丽影双双的青年男女相拥而走。夏风柔和,行走在昏黄灯光下的盘旋公路,是一种忘却辛劳的旅行。深夜来到温泉池,空空不见人影。一弯月影倒影映池中,清澈见底,恨不得快快浸泡在温泉池里,掬起一捧清洗一番。温泉水晶莹剔透,在柔和的月光下温润如玉,整潭池水似一池碧绿的翡翠。在小池里浸泡如同在玉水瑶池徜徉,你可以横竖“躺平”,放下一切包袱,心灵任由飞扬,洗过后一句话“如释重负”。洗汤表面上是洗身、去垢,实则移尘、洗心。每次泡完汤水,总感到神清气爽,精神境界一次次得到升华。翻开村史,居然看到历史以来不知多少文人学者美赞过这里的温泉。其中清代长汀县尹胡治菁写了一首《汤阁温泉》:“石液潺潺温且清,依稀沂水得标名;胸中尘俗多如许,一见温泉移我情。”诗中还提到孔子在沂水(山东临沂)泡温泉的典故,将汤子阁温泉与沂水温泉相提并论。另一位是乾隆时的岁贡胡檀生(曾任安溪训导)写的《浴温泉》:“温泉洗净宿尘封,戛杖抛衣曰老翁;聋聩不言呆着相,从容自得暮春中。”诗中写到耳聋眼花的拄杖老人陶醉在温泉浸泡后的自得之状。透过两位老前辈的诗句,诗人清雅脱俗的气度犹感。两诗均提到温泉水可以“洗尘”,我想这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去垢移尘”、“洁污致清”,而是心灵的净洗,或者说是精神的洗礼!客家人信奉“澡身浴德”之说,在澡堂门额上总会嵌上这四个字当作训诫,就是说你身体肮脏的时候要洗澡,连自己肮脏的头脑或堆满尘杂的内心也要一并冲洗。在这里泡温泉可是讲规矩的,年轻人一般不会轻意跑到“汤头”(汤水的出口处)去泡,通常会让长者先泡,等长者泡完了年轻人才会上前去泡。尤其在冬天,即使“汤尾”水不热也会忍让着,都说年轻人“屁股后面有三把火”。泡温泉的人通常都会从“汤尾”泡到“汤头”,从温低到温高,从慢慢适温到最后“过大火”(“汤头”泡温泉的俗称)。因为“汤头”水温高,可以杀菌,而且水特别清(干净)。每过一次“大火”,大汗淋漓,身心都得到一次洗礼。

汤子阁温泉得天独厚,特别益身养颜,是免费的天然疗养场所。据说,这里的温泉含有丰富的硫磺、锂、硒、铜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水温大多在30℃到60℃之间,非常适合浸泡。温泉中的硫磺是皮肤病的最大克星,谁要是患上了痔疮、癣之类的皮肤病,只要浸泡几次马上见效。温泉还对心血管疾病有天然的疗效,经常泡汤的人血管流通,身体自然康健。温泉还有美颜之效,可以去湿排毒,经常泡温泉的人脸蛋总是红扑扑的,人们毫不夸张称这里的温泉水为“养颜仙水”。一到秋天,有时候温泉水会少一些,可谓“温泉水贵如油”,人们总对温泉水会特别珍惜,我们还把它称为“珍珠水”。

爱上汤子阁洗汤,因为这里还可以常听新闻奇趣。这里汤池算得上是周围村堡邻里的休闲中心,不同地方的人来此泡汤都可以毫无禁忌高谈阔论,远到美国总统、国家领导人,近到村邻近舍的红白喜事、梓婆叔妈等类的“八卦新闻”无一不及,颇似民间的新闻发站或说是“舆情中心”。这里大家可以不戴任何面具,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还可以争论。每次洗完汤后常常会留下一会旁听乡亲们的闲聊,有时候会为听到的俏皮话忍俊不禁,也会为一些欺负百姓的话题义愤填膺。绝不会因为这里人声鼎沸而感到嘈杂,相反觉得这才是感知人情冷暖的另味佳肴,是静谧乡村里的不可多得的精神“逍遥”!

温泉池临近河旁,常会遇到洪水冲刷。“断汤”的日子里,村民们只好百无聊赖待在家里泡开水澡。待洪水退去,热心的人们会将淤泥担担清去,将那潭碧绿的汤水恢复如初。时过境迁,前几年回到家乡,看到汤子阁的温泉池也搬了“家”,搬到百步外的更高处,一座全新现代建筑还带有风雨天棚。新汤池洗完后怀旧老汤池,因此,便翻开杂草踩着细沙来到旧汤池的石墙根张望,汤池水差不多干涸,还看到池里架起了多条大大小小的水管。随意问了一下路过的何伯说,改址后温泉出水口也改了,还有不少的水被周围的温泉养生馆抽走,听后不免丝丝伤感,眼前顿时回到儿时畅怀嬉水、沙滩玩耍的那一幕。

来到大城市工作近三十年,每年总要找间隙带上家人一起回乡看看。每当回乡的日子巴不得立即来到汤池前泡洗一番,尤其盼望回到儿时那清绿的汤水池,寻找那久违的纯真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