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客家土楼的“福”文化及其核心要义 □ 宋客 文/图 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主要集中在永定区金丰片区——与福建省漳州市、广东省大埔县相邻的地带。据县志记载和田野调查,永定最早的客家土楼产生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之际,这是由客观的社会环境和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大量衍生的人口所决定的产物。一座座土楼不但是最理想的人居场所,也是寄寓“福”文化的温馨家园。 “福”文化,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外延阔大,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既作为一种“形而上”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精神寄托,也作为一种实用主义的生存智慧——奋发奋斗,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客家土楼所蕴含的“福”文化,其最简约的特质就是顺应自然、趋利避害,无忧无虑、无病无灾。人作为有感情的高级动物,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有着丰富的思想和表达的欲望,这种欲望可以是“添丁”“发财”“出贵人”,也可以是“和睦邻里”“孝老敬亲”“敬祖睦宗”,这些欲望并得以实现并非个人意志能左右,还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掣肘,因此,地处山区的客家人最朴拙的“福气”就是大道至简、尊崇自然,合家团圆无灾厄,大小平安得康宁,在此基础上以求新的发展。 从居家实用的层面看,表现在建造土楼时的最佳方位是坐北朝南、背风向阳。这种坐向,可以规避寒冬腊月凌厉的风,可以享受温暖的阳光;圆形的土楼与方形的土楼比较,圆楼可以提高有限的单位面积的使用率;土楼内有天井,不但可以增加楼内的彩光,还可以回流清新的空气,为人们提供阔大的活动空间;土楼的形状外圆内方,除去了奇形怪状的棱角,能够让各种不吉利的“煞气”顺着八面来风刮走而无藏身之地,使家人心里安宁再无忌惮,从顺应天人合一的理想出发也回应了家居作为一种建筑融入天地之间的心理诉求。土楼内有议事大厅(祖堂),是族人议事、祭祀、婚庆、家教的场所,有时也作为私塾为孩子提供学习场所。土楼环环相扣,其大门、正门、屋宇、窗户均方正规整,又表明土楼人家崇尚外圆内方、圆融规矩的为人处事的准则。 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看,每一座土楼都留给族人励志奋发、和衷共济的精神传承。最明显的就是在大门、门楣、廊柱、甬道、墙壁等处镌刻、题写楹联、箴言、警句,绘制、镶嵌、雕琢壁画、灰塑、木雕、砖雕等,以警示族人谦虚谨慎、低调务实、奋发向上、勤俭节约、发展家业等。这些楹联、题刻,大多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或倡导的伦理观念、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要义。这些题刻不但成为土楼装饰之美的组成部分,又客观上增添了土楼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还为家风家教的养成提供了抬头即见的丰赡素材,使土楼人家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识道理,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和家族的提升。 表现在民间信仰方面,总是以倾巢出动的轰动之举、倾其所有的虔诚之心,投身三年一轮、农历九月十一至十六的“做大福”民俗活动。民俗活动自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迎奉相传医术精良、医德高尚、为民治病、妙手回春的一代名医吴夲——保生大帝,祈求保佑身体健康、百病不侵、无灾无厄、幸福成长。这一民俗活动本身,始于土楼人家最朴素的福文化愿景,随时代进步赋予更加丰富的福文化意涵——越来越纷杂的心理诉求最后又归于“人的健康”这一核心诉求。其他民间信仰如妈祖海神、惭愧祖师、荫林祖师、五显大帝、五谷神明、土地伯公等,其祈求的基本底线仍然是趋利避害,保佑人的健康和安宁。 客家土楼所蕴含的“福”文化及其内涵如此丰富,在不同时代表现为不同主题,并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独放异彩。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客家土楼所蕴含的“福”文化理所应当得到传承、弘扬,以感恩闽西这片土地。其核心理念应该是: 宣传土楼文化,增强客家文化自信。闽西是客家祖地,唐末到元初是客家文化发育期,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形成。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入到客家民系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特立独行的客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逐历史大潮而出的重要标识。闽西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以闽西儿女的创新创造、勇敢战斗赢得“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赞誉。“千年客家祖地,百年革命老区”是闽西大地最为显著的文化底色。以客家土楼为“形”而附丽的客家文化是客家人为生存而战胜来自自然的、社会的、心理的各种困难、挑战所演绎的华美乐章。理直气壮宣传以土楼文化为特质的客家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也是鼓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这种强大动力,一定能够为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建设、文化旅游开发等赋能、加持,同向发力,以实现“福”文化的美好愿景。 关注民生福祉,激起美好生活向往。土楼文化顾及人的情感,照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其价值导向是温暖的。这种温暖投影到社会层面和乡村发展就是要关注民生福祉,体现更多人文关怀,从而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人口越来越少,这一方面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农民从事服务业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城市反哺乡村、逐渐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使教育、医疗、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并使之调适的契机。大道至简、乡风文明,土楼文化只有在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中才能保持恒久的魅力,绽放幸福生活的光华。 弘扬客家精神,不忘艰苦奋斗初心。客家精神是客家人历千百年的辗转迁徙、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中铸就的精神品格。“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是客家精神的高度概括。客家人新到一地,披荆斩棘,开荒造田,带来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生产技术开创一片新天地。客家人不论迁到哪里,都始终不渝传承中华文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通过慎终追远不忘根、崇文重教启后贤等约定俗成的范式,使客家文化变得更加强大。究其因由,就是客家人特别勤奋、特别质朴,特别肯吃苦,特别能奉献,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初心,才创造了客家文化的辉煌。 保护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客家文化非常重视“敬畏”教育和养成。对天地万物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是求得福报、报答的前提。因此,在客家社会,施桥砌路积功德、做了好事不留名、为他人着想方便大众、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等被认为是纳福、得福的义举,是能够得到“举头三尺有神明”宽恕、恩赐并从日积月累的付出中获得福报的慈心善举。藉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化为坚实的行动,以道德的力量加以约束破坏生态的行为,以致形成风水林、风水树、古树群、伯公树的蔚然奇观。对传统建筑、老物件、老字号等也是倍加珍惜,对违反自然规律和伦理秩序、不爱惜粮食、不爱惜字纸、不爱惜亲情的“叛逆”行为,总是以俗语、格言、警句等加以挞伐和谴责,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共谐共生。 这些核心理念,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文化旅游这个载体,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诉求,从旅游中获得对世界的认知,消解因对未知世界的迷茫而可能带来的恐慌。这些载体,落实到文化旅游具体项目中就是要适应方便快捷的节奏,从体验中得到快乐,从感悟中领悟愉悦,从穿越中获得崇高,从耳闻目睹的心灵契合中景仰以土楼文化为特质的客家文化的魅力,从而思接客家土楼“福”文化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