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傲骨铮铮胡文虎

2022-12-27 10:11:39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傲骨铮铮胡文虎

□ 林添茂

爱国侨领胡文虎(1882—1954)。

胡文虎(1882—1954),原籍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中川村,生于缅甸仰光,是一位著名爱国侨领,是卓有成就的企业家、报业家和慈善家,有“万金油大王”“报业巨子”“大慈善家”的美誉。“爱国是华侨之天职”,这是胡文虎奉行的信条,也是他一生真实写照。1939年,胡文虎在新加坡客属总会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演说:“对于忠字,鄙人以为忠于国家为先,所以爱国观念不敢后人。”为了祖国的抗战大业,胡文虎身体力行,创办报刊,宣传抗日,倾囊捐助,贡献卓著;还一度身陷日寇囹圄,始终保持民族气节,以自己行为实现了峥峥诺言。

今年是著名爱国侨领胡文虎诞辰140周年,兹根据有关史料,撰成此文,以志纪念。

爱国观念不敢后人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后,胡文虎先后汇捐2万银元支援蔡廷锴率领的十九路军淞沪抵抗日本侵略军。1932年夏,再赠虎标药品30箱。同时,汇捐1万银元和送去大量药品,援助何香凝在上海组织救护队。蔡廷锴为表示感谢,特题词道:“永安堂主人胡文虎,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1938年5月厦门沦陷后,由于交通受阻,福建粮食奇缺。胡文虎在香港得知后,当即倡议集资组织公司,在海外高价购米,运往漳州、泉州低价售出,合计共运大米10万余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闽南一带的缺粮问题。据统计,在抗日战争中,胡文虎倾个人捐献超过3000万元,并赠送了大量虎标良药和医疗器材给祖国的各个慈善机关和救护团体。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各地掀起抵制日货浪潮。永安堂重庆分行组织抗日宣传队,深入四川100多个县乡表演宣传,唤起了广大民众抗日热情。虎标良药压倒了日本仁丹,成为家喻户晓的日常必备药品。1940年5月初,日本广播电台扬言要炸毁重庆永安堂。果然,5月25日日机轰炸重庆时,将道门口永安堂分行的三层楼炸塌。胡文虎得知后连说:“值得,值得,只要将倭寇的仁丹赶走,再炸毁一个永安堂也值得!”

胡文虎的救国义举,受到全国各党派各阶层人民的热烈赞扬和崇敬。1941年2月,他到重庆出席国民参政会,受到各人民团体的热烈欢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等特地到他下榻处嘉陵新村拜会,亲切晤谈。周恩来十分赞许胡文虎的抗日爱国和公益事业义举:“我很欣赏你的用财之道,自我得之,自我散之。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特在头版的位置发表专文表扬他“二十年来,慷慨输将,或办公益、或作善举、或助建设达千余万元之巨。抗战以还,胡氏付资于义捐及公债已达数百万元。又,胡氏对于文化事业,亦甚致力,所办‘星系’八大报,盛誉中南……”。

吹响宣传抗日的号角

在抗日战争期间,胡文虎积极倡导“宣传抗日救国”“为抗日努力”“兼为民族之喉舌”的办报宗旨,由其创办的《星洲日报》《星岛日报》《星光日报》《星华日报》等星系报,力主抗日,被誉为“特别响亮的宣传抗日的号角”,在激励海外华侨振奋民族信念、倡导国人精诚团结、投身抗日救亡等方面都起着重大的历史作用。 

1938年6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为《星岛日报》创刊的题词:“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

1938年8月1日,在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际,为冲破日寇的信息封锁、加强华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增进华侨对祖国战区消息的了解,胡文虎斥资40万元,在香港创办《星岛日报》,重申办报宗旨:“一、协助政府从事抗战建国之伟业;二、报导新闻,兼为民族之喉舌;三、提倡学术,发扬科学之精神;四、改良风俗,善导社会之进步。”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著名抗日将领冯玉祥等分别为《星岛日报》创刊题词。其中,周恩来的题词为:为“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朱德的题词为:“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亲密地团结起来,为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华而奋斗到底!”叶剑英的题词为:“民众喉舌”。

同年,《星洲日报》组织记者黄薇、胡守愚参加“战地记者访问团”,实地采访徐州会战、陕甘宁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写出上百篇通讯,在《星洲日报》连载,激发了许多侨胞纷纷奔赴延安投身抗战。毛泽东邀请黄薇、胡守愚等记者吃饭,胡守愚趁机向毛泽东要题词,毛泽东挥豪写下题词“全体海外侨胞,团结起来援助祖国抗战”,在报上刊登后引起轰动。

当时,胡愈之、金仲华、郁达夫、乔冠华等众多进步文化人士都曾受邀参与星系报的编辑工作,对促进抗日救亡、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宝贵贡献。

1938年,著名作家郁达夫应胡文虎邀请,来到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的“晨星”“繁星”副刊。胡文虎十分欣赏郁达夫的人品、文才,两人相交甚密。胡文虎告诉郁达夫:“星系报目前最高旨趣是为国家服务,为抗日努力。”其间,郁达夫还负责编辑四五种刊物,发表了400多篇支援抗日和分析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的评论性文章,宣传抗日工作。抗战期间,素有才子之称的乔冠华应胡文虎邀请,曾担任星系报的主编,但因当地殖民政府的蛮横干涉,只到任3天就被限令离境。

星系报因为积极宣传抗日,随着中国国土和东南亚地区的沦陷,也遭受了一场劫难,大多被迫停业。报馆的工作人员也多流离失所,有的甚至丧失了生命。1942年,郁达夫与《星洲日报》的同仁们逃散之后,化名赵廉,流亡到印尼苏门答腊岛中西部的巴亚公务市,隐身于一家小酒厂,尔后被日寇发现,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不久在印尼苏门答腊丛林被秘密杀害,时年49岁。新中国成立后,郁达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胡文虎本人也遭受日本侵略者的监禁,这是后话。

正气凛然显气节

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侵略军侵占香港,胡文虎虽身陷敌手,但不屈不挠,与日寇进行顽强斗争。在困居日军侵占下的香港数年里,直至1944年移居澳门,始终拒绝担任香港“维持会”会长,充分表现了爱国侨领的民族气节。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后,胡文虎被日军拘押在罗士打酒店数月,自由尽失。其间,他在被审讯时,面对日寇,坦然地说:“我是中国人,本爱国天职,当然出钱资助政府抗日。”后因患急性阑尾炎终入院施术,愈后释返虎豹别墅仍受监视。后来,在回首这段艰难岁月时,胡文虎曾感慨地说:“当时被俘审讯的时候,我自度年愈花甲,阅尽沧桑,视富贵如浮云,身陷敌中,死不足惧,志更不可屈,故我坚持正义,以行我素,他非所计”,充分展现了一个中国人拳拳爱国之心,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的凛然气概。

1984年第1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上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8期文章《济物利群  爱国爱乡——纪念胡文虎逝世30周年》。该文在详述胡文虎的功德后,具有说服力地指出:“长期以来,胡文虎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忠于国家为先’‘爱国观念不敢后人’的诺言,从而成为爱国华侨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1986年7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炎黄儿女》一书,其中《胡文虎:爱国是华侨的天职》一文,热情地赞扬了胡文虎一贯爱国爱乡的精神:“胡文虎先生虽然长期旅居海外,但他不忘祖国,总是希望自己的祖国繁荣强大起来,他认为爱国是华侨的天职。”

位于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中川村的胡文虎纪念馆。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胡仙博士为代表的胡氏家族继承胡文虎事业,建立胡文虎基金会,积极捐办家乡公益事业,使胡文虎的爱国奉献精神继续发扬光大。1994年8月,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同志为下洋中川胡文虎纪念馆开馆暨胡文虎基金会成立亲笔题词“博施众济、造福桑梓”,这不仅彰显了习近平对华侨工作、慈善事业的重视和关怀,亦是胡文虎一生爱国爱乡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