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熊兆仁在池牛岗养伤

2023-03-06 11:04:37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熊兆仁在池牛岗养伤

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地点——永定区湖雷镇上湖村万源楼。 郭亦斌 摄

□ 江文明

熊兆仁(1912—2019),永定区湖雷镇人。1928年参加革命,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26年夏,阮山、林心尧和赖秋实等人在湖雷上南羊头村“万源楼”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阮山为支部书记。为了宣传革命真理,启发广大民众,阮山等人先后创办了毓秀学堂、上湖公学、下湖公学,13岁的熊兆仁入校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随后,他积极投身大革命运动,担任地下组织交通员,时常冒着生命危险,爬山越岭秘密传送文件和情报。

红军主力长征后,张鼎丞、邓子恢等人留在闽西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时任福建军区独立第九团(红九团)排长、后任闽西红军第四支队副大队长的熊兆仁,勇敢地与敌人作斗争。从1935年至1937年,国民党对闽西南红军游击队发动了五期残酷的“清剿”,并在金丰地区大搞白色恐怖,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妄图困死、饿死在山上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然而金丰地区的人民群众不惧国民党反动派,始终支持红军游击队开展革命斗争,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1936年6月,国民党军第十师一部疯狂闯入大溪黄龙坪村,熊兆仁率领的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特务大队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大队长熊兆仁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血流如注。游击队员见状,赶紧背起负伤的熊兆仁撤离战场。考虑到留在黄龙坪已不安全,大家当机立断,决定将熊兆仁转移到邻近的下洋初溪养伤。

初溪有个地方叫池牛岗,当时仅有五六户人家,群众基础好,接头户曾阿石更是忠诚可靠的人,由他保护、照料熊兆仁,组织信得过。曾阿石接到熊兆仁后,见他虚弱不堪,就蹲下身子将他背起来,专挑行人稀少的山路走。几经辗转,他们来到离池牛岗不远的一处丛林,曾阿石把熊兆仁和另一位伤员赖森标安置在附近一处较为隐蔽的山洞里。敌人对当地实行“移民并村”,强迫池牛岗的村民住到初溪村的“变相集中营”里,规定只有白天才允许他们回池牛岗耕田种地。于是,曾阿石与其他村民悄悄配合,一次次机智地骗过敌人,为熊兆仁和另一个伤员送饭、买药。为了让熊兆仁早日恢复健康,曾阿石等人想方设法从下洋墟买来炼乳罐头,还四处寻找鸡蛋给熊兆仁补充营养。在徐初放等接头户的协助下,曾阿石为熊兆仁、赖森标提供了粮食、蔬菜、盐巴、木炭等生活必需品,使他们安心养伤。

在熊兆仁住进山洞的第六天,不知从哪里得到信息的敌军突袭初溪,包围村子,将群众集中起来训话,并逼迫他们带路搜山,妄图捉拿熊兆仁等人。然而,勇敢的初溪村人毫不畏惧敌人的威胁,走在前面的青壮年机智地带着国民党兵绕过石洞,从侧边上山,让敌人搜索其他山头。敌人满山搜了几个钟头,累得气喘吁嘘,却一无所获,最终骂骂咧咧地下山离去。

在曾阿石的细心照料下,熊兆仁一个月后终于伤愈归队。

从此,熊兆仁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不朽功勋。1999年9月,离休后的熊兆仁将军专门赶到初溪村,看望基点村群众,寻找曾阿石、徐初放等接头户。遗憾的是曾阿石已故多年。站在池牛岗的土地上,老将军凝视着眼前的青山,久久没有说话,眼角满是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