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赤寨会议

2023-03-26 10:10:00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赤寨会议

图为赤寨会议旧址

□ 吴升辉 蓝松英

1935年3月底,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等率部从赣南突围转战到永定与张鼎丞会合,大大加强了闽西党组织的领导力量。但是,他们面临着的是十分艰苦而复杂的局面,尤其是敌人在军事上处于绝对优势。闽西南十几个县驻扎着国民党军8个正规师,即第十师李默庵部、第三师李玉堂部、第九师李延年部、第三十六师宋希濂部、第五十二师卢兴荣部、第八十三师刘勘部、第七十五师宋天才部、第八十师陈琪部。这些部队分别归属闽西绥靖区司令李默庵和闽南绥靖区司令李延年指挥。另外,还有由各县的民团、壮丁队、“铲共团”等组成的庞大的“清剿”武装。国民党当局依仗其军事上的优势,一方面对闽西南红军游击队进行反复的军事“围剿”,一方面在政治上施行“隔离政策”“瓦解政策”,企图切断红军游击队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从内部破坏共产党组织的指挥系统。

面对如此严峻的革命形势,1935年4月,陈潭秋以中央分局代表的名义,在永定溪南赤寨召开了闽西南党政军领导干部会议。陈潭秋根据当前形势和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发来的最新电报指示,提出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游击队,不宜再集中兵力打正规战,应当就地分散坚持游击战争。会上,张鼎丞对闽西的革命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要正确面对中央苏区已经失守这一现实。当前红军游击队面临的迫切问题,不是吸引敌人,而是如何保存自己,坚持下去。当前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钳制敌人向苏区进攻,而是要摆脱敌人的跟踪追击,要按照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保存与发展自己,打击与消灭敌人,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张鼎丞对于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分析和今后如何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意见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同,大家一致认为要摆脱“左”倾路线思想,转入到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中。

为了便于对闽西南地区游击战争的统一指挥,会议提议将不久前成立的闽西军政委员会扩大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为闽西南地区党政军最高领导机构。会议选举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方方、魏金水、邱金声、邱织云、刘永生、范乐春、郭义为、简载文、谢育才、朱森等人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推举张鼎丞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邓子恢为财政部长兼民运部长,谭震林为军事部长,郭义为任党务部长,邱相田为青年部长,温仰春为秘书长。同时,在闽西地区成立4个县委,永定县委书记范钦洪,永东县委书记马发贤,上杭县委书记廖海涛,龙岩县委书记魏金水。后来,各县委改称县军政委员会,并发展增加了岩南漳县、永埔县、新汀杭县、永和靖县、岩连宁县。会议还确定了闽西南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新方针新任务,即“开展广泛的、灵活的、群众性的、胜利的游击战争”的基本方针,“在军事上粉碎敌人的‘清剿’,保存有生力量,锻炼现有部队,在政治上保持党的旗帜,保持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在组织上保持党的纯洁性、战斗性,保持各地领导骨干安全与团结”。根据这一基本方针,就是要从保存有生力量出发,依靠现有局部地区,紧密地联系和领导群众扩大斗争,采取灵活机动出奇制胜的游击战略战术,逐步恢复和扩大游击区域,发展壮大红军游击队,造成有利形势,以开拓新的局面。

为了适应游击战争,发挥各部队独立作战的能力,会议决定把闽西南地区划分为3个作战分区。由留在岩连宁地区活动的红九团第三营和明光独立营成立第一作战分区,罗忠毅为司令员,方方任政治委员。这个分区的活动范围是岩连宁地区。由红九团第一营、第二营和永东游击队成立第二作战分区,吴胜任司令员,谢育才任政委,赖荣传为政治部主任,任务是开辟永定、平和、饶平、云霄、漳浦各县边区,打通与闽南红三团的联系。由红八团和龙岩游击队成立闽西南第三作战分区,邱金声为司令员,邱织云为政委,魏金水为政治部主任,在龙岩、南靖、漳平一带活动。

为了加强对各地工作的领导,并避免领导人过于集中而造成损失,军政委员会决定几位主要领导人分散活动。张鼎丞留在永定,邓子恢和郭义为到永东金丰大山与各方联络,谭震林到上杭,方方仍回岩连宁地区领导第一分区的工作,谢育才和吴胜率领红九团在闽南活动。

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形势,及时地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军事方面的冒险主义,制定了开展游击战争的正确方针与任务,是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贯彻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转折点,对于闽西地方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是纠正了王明“左”倾军事冒险主义的错误思想指导,摒弃“保卫苏区,等待主力回头”这个任务的束缚,确定了在敌后开展广泛的、灵活的、群众性的、胜利的游击战争,并制定了与这基本方针相适应的方针政策和作战部署,“可以说是党的正确路线在闽西恢复的开始,也是闽西游击战争顺利发展的开始。”

二是这次会议建立了闽西南党政军组织一元化的领导机构,使闽西苏区沦陷后分散在各地的革命武装有了坚强的领导和统一指挥,扭转了一度失去上级领导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避免了被敌分割各个击破的危险。

三是会议形成了以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坚持毛泽东正确主张的领导核心,他们在建立和发展闽西苏区的长期斗争中,深入实际,领导群众斗争,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深得群众的信赖,这有利于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对于保证闽西游击战争的胜利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会议结束以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分赴各地,传达贯彻会议制定的方针任务,各个红军游击队分头转入指定的作战地区,从此,闽西南地区的游击战争全面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