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在保护与活化中更好传承 ——永定区致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纪实 ■ 刘永良 在福建,独具特色的土楼是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建筑之一。 1986年,国家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展示全国各地最具特色的民居。其中,代表福建民居的是一座环环相连的精美土楼,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永定“承启楼”。 走进土楼,人们可以感受到居住在其中的人对伦理道德的崇尚,他们忠君爱国,敬宗睦族,崇文重教,勤俭耕读,刻苦耐劳,平等相待,热情好客。同时,土楼蕴含着同宗血缘凝聚力,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 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福建省第2个、中国第36个世界遗产。 “土楼以其建筑传统和功能作为典型范例被列入,它体现了一种特定类型的公共生活和防御组织,并且体现了人类居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福建土楼如是评价。 时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的习近平在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时关心过问土楼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国家森林公园王寿山 温学元 摄 2001年10月11日—12日,习近平结合全国人大、省人大代表视察活动,深入永定调研,先后视察了棉花滩水电站建设工地、龙湖风景区等地。在谈到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时,习近平特地提到了土楼资源。他说,龙岩的旅游资源开发超前了,这很好。龙湖要建成生态旅游区,进一步完善整体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好龙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防止造成旅游污染和生产性水资源污染。永定有世界级旅游品牌资源——客家土楼,要做好“东有客家土楼,西有龙湖”的旅游文章,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言犹在耳。多年来,永定人民不负期待、不负嘱托,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提升土楼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让土楼焕发无限生机,打造永定版“诗和远方”。 如今,永定“东楼西湖”交相辉映,红色研学旅行方兴未艾。东边的世遗土楼,每年吸引海内外无数宾客前来寻奇探幽;“土楼故里永定乡村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之一,湖坑镇南江村入选第3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西边的龙湖风景区,湖域面积6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已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北边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品牌已经逐渐响亮,永定区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群被列入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之一,不仅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现场教学点,还被列入龙岩市9个党员干部核心教学点之一。 土楼梦圆世遗
初溪土楼 陈军 摄 23000多座;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 这一组数据,展现的是永定区土楼的深厚家底。这些楼方圆错落、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备受世界瞩目。 据介绍,永定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包括下洋镇初溪土楼群、湖坑镇洪坑土楼群、高头镇高北土楼群、湖坑镇新南村衍香楼、湖坑镇西片村振福楼,共计23座本体土楼(其中国保10座、省保13座),简称“三群二楼”,是福建土楼“六群四楼”的重要组成部分。 “似古堡巍峨苍朴”“赛从天而降的飞碟”“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圆形的土楼是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这个句号却引出了无数的问号和惊叹号”……诸多赞誉,纷至沓来,为永定客家土楼增光添彩的同时,更让土楼走向全国、拥抱世界。 永定土楼筑梦,有一些重要的节点不能忘记,有一些画面激荡人心。 记忆拉回至那个振奋人心的年代。北京时间2008年7月7日6时30分,加拿大魁北克城,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获得成功,为永定获得了一张通向世界的“名片”。 评审专家指出,“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土楼文化根植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是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 “环山聚气,风水兴焉;垒土成楼,客而家焉。客家故里,闽西永定。岁逢戊子,小暑黄经,魁北克城,一锤定音。土楼申遗功成,四海万邦扬名……”自此,成为福建省继武夷山之后的第2个世界文化遗产。 喜讯从魁北克出发,穿越太平洋,翻山越岭一路来到闽西,送至翘首以盼的闽西儿女心头,整个闽西顿时沸腾起来。 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成名天下闻。申遗成功让土楼故里摇身一变,从闽之绝域扬名环宇、从大山深处走向大雅之堂,成了闻名遐迩的永定旅游名片。 守护精神家园 大鼓凉伞 刘永良 摄 古朴的村落,洁净的环境,葱郁的山林,清澈的溪流……走进永定洪坑土楼群,静谧和谐、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 “申遗成功,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 “振成楼”楼主林日耕的脸上一如春天般的灿烂,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年轻人纷纷回乡开饭店、开店铺、卖土特产等,生活好起来了。 从1991年受聘为土楼讲解员起,林日耕的职业生涯已走过30多个年头。在此出生、长大的他,日复一日向人们讲述自己的家园,这成了他最幸福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土楼人,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要让祖宗留下的土楼走向世界,造福乡亲。”林日耕的梦想越来越真实。 林日耕的梦想,依靠的就是大家的守护。 “土楼保护开发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全民性工作,要想可持续性发展,须保护为先。”永定全区上下深刻意识到: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在保护好文物本体基础上,深入挖掘好、研究好、阐释好、展示好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文化自信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纲举目张,让规章制度和规划保障成为保护世遗的有力抓手。永定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文物保护机构,并开展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全面了解永定的文化资源,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2006年,就编制了《永定客家土楼保护规划》。2008年,根据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进行了修编,形成《福建(永定)土楼保护规划》,并经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杰出项目奖。 环兴楼 李艺爽 摄 2011年以来,永定区相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在《龙岩市永定区文物保护工程及资金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设立抢救性文物保护维修基金”,确保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安全。同时,明确土楼保护区内居民异地建设住房的方式方法措施,土楼保护区内建筑材料准入的审批管理规定,土楼安全责任,经营性收入20%以上列入保护专项经费等。 为确保“世遗”土楼的原真性,织牢织密世遗土楼安全防护网。申遗成功以来,永定区扎实推进世遗土楼保护工程,实施了以改善旅游、卫生、通讯、供电、消防、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的一系列保护性建设工程,并常态化组织开展以整顿商业秩序、违章搭建为主的专项整治,不断推进整体遗产风貌保护。同时,构建齐抓共管的区、乡(镇)、村、楼4级土楼保护管理网络,全力做好土楼景区的经营管理工作。此外,指导景区村民修订《村规民约》,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提升村民保护土楼的自觉性,让永定土楼5A景区的金字招牌更加光彩夺目。 近年来,永定争取并下达各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5亿元,不断加大对土楼保护维修力度。已完成了五云楼抢险加固、振成楼加固维修和承启楼、五云楼一期、奎聚楼、集庆楼、振福楼、侨福楼、世泽楼、衍香楼等11座土楼保护维修工程;正在实施福裕楼保护维修工程、五云楼维修(二期)工程和振成楼耳房抢险加固工程;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聘请设计单位编制福建土楼五云楼结构健康监测设计方案。此外,永定计划加大力度推进世遗省保本体楼和世遗保护区文物点和特色土楼保护维修工程。 “15年弹指一挥间。”申遗成功以来,永定人更是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倍加珍惜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竭力把来之不易的“世界文化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走出了一条世界遗产保护带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反哺遗产保护的路子。 活化利用资源 客家家训馆 吴宇梁 摄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守护文物,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文物‘活起来’,让世界文化遗产焕发无限生机。”永定区坚持将世遗保护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在保持土楼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在土楼景区引进民宿集群、数字文旅、沉浸式演艺、研学教育等文旅项目,促进土楼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福建土楼再保护、再利用,让土楼文物真正“活”起来。 ——承启楼再度上“国家名片”。来永定,当然要看中国邮政邮票上的土楼。这座土楼就是“土楼王”承启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尽沧桑三百年”。在1986年发行的“中国民居”邮票上,承启楼的身姿被定格在方寸之间。而后被贴上信封,将数不尽的亲情乡愁送到五湖四海亲朋好友心间。2021年5月19日,借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行之机,《福建土楼》特种邮票首发式在永定区振成楼广场举行,振成楼、承启楼等世界文化遗产土楼又迎来高光时刻,上了“国家名片”,成为提升土楼文化价值、促进土楼知名度美誉度的生动写照。 ——兴建福建土楼博物馆。2015年,投资1个多亿的福建土楼博物馆在永定落成。展馆由“序厅”“文化瑰宝”“源远流长”“薪火相传”“梦中故土”和“守望家园”6个部分组成,充分运用展墙、展台、景观、模型、触摸屏、艺术造型等语言,较全面地展示了福建土楼神奇的建造技艺、丰富文化内涵和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生动展现了土楼风情和客家文化,承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2015年8月,经中国侨联批准,福建土楼博物馆被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建立客家家训馆。家训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为继承和弘扬这一宝贵遗产,永定认真挖掘客家文化、土楼文化,并把其中的客家家训进行整理、展陈。客家家训馆依托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庆成楼设立,通过族谱、图片、书法三种形式展陈,涵盖了土楼客家人的族谱祖训和名人、名居家训,展出了百家姓前20个姓氏族谱的祖训家规和永定客家族谱中有记载祖训家规的19个姓氏族谱,32帧名居、名祠家训图片,14幅书法家训作品。内容涵盖了土楼客家人的祖训、家训、家规,突出展示客家土楼文化精华,集教化、欣赏为一体。 ——设立客家家风楼。客家家风楼依托振福楼设立,是客家传统文化传习基地和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客家好家风展陈布于一楼共10个展室,以“客家家风世代传”为主题,分为厚德、忠孝、耕读、勤俭和清廉5部分。内容由客家故事、客家人物、客家歌谣、客家谚语、客家楹联等组成,通过展板、影像、匾额等形式呈现,讲述了41个古代和现代永定家风故事。中华好家风展陈布于二楼共22个展室,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主线,分为文化血脉、家庭、家教和家风4个篇章,重点讲述了45个中华好家风故事。从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训家规,从孟母三迁择邻、敬姜教子勤俭、杨震“四知”拒金到焦裕禄、黄大年、廖俊波等当代优秀共产党人的家风典范。 ——打造“土楼三部曲”。永定区推出的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歌剧《土楼》和交响乐《土楼回响》,被称为“土楼三部曲”,在海内外兴起“土楼旋风”,并通过开发《红色摇篮》《衍香》《大鱼海棠》等20余部以土楼为题材或场景的影视作品,让土楼打破时空限制,全方位展现土楼历史文化。 ——实施“文化进土楼”工程。永定区全面推进土楼旅游景区整治提升工作,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打造民间绝艺馆(庆成楼)、客家婚庆馆(光裕楼)、福文化馆、非遗体验馆(集庆楼)、酒文化体验馆(玉成楼)、夯土技艺展示馆、建筑文化展示馆等多元主题展馆,塑造全新土楼文化IP,提升土楼的文化内涵。游客每天都可以观看“大鼓凉伞”“擂土楼神鼓”“客家十番音乐”“提线木偶”等富有客家特色的客家风情表演,丰富了游客的生活,引燃文化旅游的热度,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永定区在保持土楼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在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缓冲区外引进民宿集群、数字文旅、沉浸式演艺、研学教育等文旅项目,促进土楼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福建土楼再保护、再利用,让土楼文物真正“活”起来。 永定区与腾讯互娱合作,打造特色电竞赛事、电竞场馆、电竞酒店及线下体验馆,推动“电竞+旅游”。与北京仟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永定区游戏文化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出品《我的长征》红色游戏。该游戏上线第一周即取得10万+下载量,获得人民日报等央媒的正面点评报道。加入“腾讯互娱数字生态共建计划”,以文化与科技的高融合力连接更多业态,共建数字内容生态平台,培育文旅新动能。 永定土楼“天涯明月刀”乡村旅游国风电竞数字文旅体验项目是以腾讯旗下北极光工作室出品的“天涯明月刀”国风电竞IP为主题,结合客家文化和土楼建筑特色,加入电竞元素,布局沉浸式互动演出、剧本体验等业态,进行数字化文创内容创作,是“土楼+电竞赛事+沉浸式体验+度假民宿”等多元化沉浸式国风电竞体验的文旅项目。2023年3月14日,永定土楼“天涯明月刀”乡村旅游国风电竞数字文旅体验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十大案例。 ——探索组建“土楼文化银行”。永定区抓好“非世遗”土楼保护,公布了555栋非世遗土楼普查信息,通过对土楼普查确权,积极探索组建“土楼文化银行”,采取赎买、租赁、托管、合作经营等形式,对全区土楼资源统一管理运营,强化土楼资源的活化利用,把资源转变为资产,把资产转化为资金,推动土楼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公司化运作模式,打造土楼民宿集群,建立“合理开发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长效保护机制。 “仿佛仙山入梦初,自怜老眼未模糊;流风已逝宋元画,如此楼台岂易图。”正如当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从周初见永定土楼时留下的无限感叹,土楼成为一部读不完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