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三块银元·二进永定·一段残墙

2023-09-04 10:33:51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三块银元·二进永定·一段残墙

■ 刘永良 文/图 

永定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毛泽东思想的探索实践地,是中国土地革命摇篮、共和国法制摇篮、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中心枢纽、红色农信诞生地,有着“红旗不倒之乡”的美誉,红色文化独树一帜,孕育了许多令人震撼的革命故事。

三块银元

周恩来经过永定留下的三块银元

在龙岩市永定区博物馆,珍藏着三块银元。

三块银元面值都是一元,其中两块的铸造时间是“中华民国十年(1921)”,另外一块是“中华民国三年(1914)”。在这三块银元的背后,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上海和中央苏区之间曾经建立了一条秘密交通线,这条秘密交通线从党中央所在地上海出发,途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等地,最后到达瑞金。从1930年冬至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前,这条秘密交通线曾护送周恩来、刘少奇、张闻天、邓小平等领导干部和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等200余人,以及一大批电讯技术人员、文艺工作者安全进入中央苏区。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城郊镇桃坑村伯公凹自然村是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沟通联络、从白区进入苏区的关键一站。当时隶属广东大埔,1949年后划入福建。1930年,作为大埔地下党负责人之一的邹作仁回到伯公凹,组建家族式交通小站。在这个不到30人的小村庄,邹氏整个家族都参加了交通线的守护,甚至许多人献出了生命,留下了“伯公凹七英烈”的红色传奇。

1931年底,周恩来从上海到中央苏区任职,他一路化装成讲法语的牧师前往瑞金。一天傍晚,他穿着粗布衣,身带纸伞,手提藤箱,在大埔地下交通员的护送下,来到伯公凹交通站。邹端仁、邹作仁兄弟看到客人脚上起了水泡,便端来热水给他洗澡、泡脚,并杀了一只母鸭炖汤款待。第二天临走时,客人掏出三块银元对邹端仁妻子赖三妹说:“人来人往接待那么多人,这三块银元给你们贴补家用……”事后,赖三妹才知道当天的客人就是周恩来,便把这三块银元当作传家宝一直珍藏。

2018年1月16日,烈士后代邹勉贤、邹广敦父子俩,饱含深情地将“传家宝”——周恩来当年赠送给交通员补贴家用的三块银元无偿捐赠给永定区博物馆。

“这些银元,是我爷爷邹端仁烈士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捐赠现场,烈士邹端仁的孙子邹勉贤说。

二进永定

岐岭镇下山村牛牯扑“毛主席纪念亭”

1929年红四军二次入闽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二进永定进行革命实践活动,时间长达84天,不仅与永定人民建立了血肉相连的深厚情谊,而且为永定革命指引了前进方向。

1929年5月23日,毛泽东首次进入永定,历时12天。其间,他率领红四军分兵游击,配合地方武装扫清反动势力,建立红色政权,开辟红色区域,促进推动永定苏区党建、土改、经济等各项工作。5月27日上午,毛泽东在永定城关南门坝平地上,宣布闽西第二个县级红色政权——永定县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张鼎丞任主席。

1929年8月1日,毛泽东再次进入永定,历时72天,并在永定度过了当年的中秋节和重阳节,直至10月12日前往已经解放的上杭县城,同朱德等红四军领导人会合。这段时间,他先后来到永定虎岗、堂堡、陈东、抚市、岐岭、湖雷、合溪等乡村治病休养,同时访贫问苦,做社会调查研究,分析革命形势和斗争策略,认真思索如何解决红四军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等问题,使永定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探索实践地。

1929年8、9月间,在岐岭镇下山村牛牯扑期间,毛泽东化名“杨子任”,人们认为是姓杨的“主任”,便亲切地叫他“杨主任”或“杨先生”。

毛泽东住在牛牯扑的信息被敌人知悉。9月17日,反动民团头子胡道南、林蔚民、吕敬斋纠集附近各乡13个民团及从大埔县雇来的保安队共600多人,气势汹汹向牛牯扑扑来。

粟裕率领警卫连在前沿阵地英勇阻击,但因敌众我寡,只好且战且退。中共金丰区委书记陈兆祥马上安排忠实而健壮的陈添裕等4名赤卫队队员,火速护送毛泽东转移。

枪声越来越近,情况万分紧急!山峭路陡,沉疴在身的毛泽东无法行走,担架也派不上用场。情急之下,赤卫队员陈添裕不由分说背起毛泽东,倒穿草鞋,一步一移地往数里远的雨顶坪方向转移。脱险后,毛泽东感慨地说:“多亏了陈添裕同志啊!”

第二天,毛泽东在西洋乡苏维埃政府赤卫大队长马永昌等武装人员的护送下,离开永定金丰大山,途经湖雷、堂堡、合溪,一站接一站,安全抵达上杭。

1951年国庆节前夕,毛泽东在北京专电邀请陈添裕赴京观礼。接到毛主席请柬的陈添裕喜出望外,但此时他的妻子即将分娩。于是,就请堂弟陈奎裕代他上北京观礼。毛泽东一见陈奎裕,大笑道:“你不是背过我的陈添裕,你是看茶桶的。”毛泽东对自己在牛牯扑的经历刻骨铭心,紧握着陈奎裕等代表的手说:“我永远忘不了金丰大山,忘不了永定人民,忘不了闽西老区!”

一段残墙

张鼎丞故居的残墙

在龙岩市永定区金砂乡张鼎丞故居旧址,有一段残墙,令许多人驻足停留。“这段宽约1米、高不到2米的残墙,很难把它和一位国家领导人的故居联系起来。”原来,这段残墙有故事。

张鼎丞,1898年12月出生于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并领导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的农民武装暴动,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在张鼎丞的影响下,他一家人都参加了革命。母亲范达春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后病重不愈辞世;父亲在红军长征后遭敌人“清剿”杀害;时任永定县军事部长的弟弟范炳元被敌人割下头颅;在白区做地下工作的弟弟张福智和年仅15岁的堂妹张锦辉都被敌人残忍杀害。

尽管自己居功至伟,家人也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但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张鼎丞从未利用职权为个人和家人谋取私利,心里装的始终只有党、国家和人民。

永定暴动发生后,张鼎丞家的房子就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只剩下厨房边的一段残墙。新中国成立后,乡亲们多次建议张鼎丞重建房子,张鼎丞都没有同意。1964年8月,当地有关负责同志写信给张鼎丞的侄子张定安,告知准备重建张鼎丞的房子作为纪念馆。张定安将原信转给张鼎丞。张鼎丞回信说:“我过去在金砂住的房子,根本不应该考虑重建。一个革命者应当全心全意为大多数人服务,绝不可为少数人服务,更不可为自己服务。任何时候都应当以大多数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1981年12月16日,张鼎丞逝世。根据张鼎丞的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一切从简。1982年1月1日,一架草绿色的“安二”型飞机,沿着汀江缓缓低飞,将他的骨灰撒在这片红色热土上。

生前两袖清风,身后片瓦不留。家乡人民遵从张鼎丞的意见,至今没有重建故居。这段历经百年沧桑的残墙,成为一座矗立在世人心中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