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龙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胡丹妮在永定下洋胡一川艺术馆介绍胡一川画作。 ■詹鄞森 文/图 让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历史之美回归乡村,用文化滋润乡村新貌,赋能乡村振兴。 一时间,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福州......许多文化、艺术大咖,都看上了龙岩这块充满乡愁的故土;他们把自己或先贤的作品,带回家乡,建设文学馆、艺术馆、书院,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让文学艺术回归家乡。胡一川艺术馆、宋省予美术馆、上官周美术馆、沈钊昌艺术中心、邓益敏美术馆以及张胜友文学馆、申元书院落户龙岩老家...... “父亲的作品能在家乡与大众见面,是父亲的最后心愿” 今年5月,胡一川艺术馆落户永定下洋中川村,包括广州美院美术写生创作基地、社会美育综合基地、胡一川研究会、胡一川美育图书室等。胡一川女儿丹妮教授参加了揭像揭牌仪式,数百名父老乡亲参观了胡一川艺术馆版画、油画作品和故居务滋楼。在胡一川“川流不息来时路”的艺术展览空间,广州美术学院王意迦老师,进行了一场非虚构跨媒介戏剧《自有一山川》的现场带入,带领龙岩学院的师生与其他观众,一起浸入胡一川的艺术生命空间,深度沉浸在这位从龙岩走出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 胡丹妮说,父亲的作品能在家乡与大众长期见面,是父亲的最后心愿,也是我们子女最大的愿望。父亲在国家危亡的抗战年代,坚定地高举木刻这柄利刃,勇敢地战斗在杭州、上海、厦门、延安及太行山抗日最前线;新中国成立后,他用油画讴歌家乡和人民。 广州美院党委副书记宋光智说:“与时代同呼吸,与民众共命运,与国家齐情怀,是胡一川精神,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精神!胡一川艺术馆展出了他精心创作的版画、油画及革命历程,诉说了这位无产阶级艺术家的生平。先生的人格品德,永远激励我们站在人生的前线,他的艺术品格,美育着我们的心灵,去共同建设现代化的美丽中国。” 10月,宋省予美术馆在上杭县博物馆开馆。宋省予家属向上杭县有关部门捐赠了《宋省予书画集萃》。宋展生说:“父亲的作品能专门在老家陈列展出,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上杭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品牌、文化地标不断增多,希望宋省予美术馆能为‘书画之乡’增添靓丽的一笔,进一步提升上杭书画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宋省予是上杭城关人,是中国近现代杰出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他长期教授书画,学子遍及闽、粤、港、澳和东南亚,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作出积极贡献。此次宋省予美术馆共展出62件作品,以书画、历史照片为主,辅以场景复原,全面展示宋省予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 福建省美术馆馆长邱志军认为,美术馆是一个地区文化的脉搏强音,是地方活力和创造力的展现。宋省予美术馆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担当文化交流的传播者,打造文化艺术名片,必将成为文化发展的引领者。 有趣的是,长汀籍画家上官周美术馆却在连城。馆长曹燮说,上官周是长汀南山人,汀州文化的标杆性人物,10年前他就在连城注册了这家民营美术馆,长期展出收藏的上官周美术作品,在各地举办书画展及上官周作品巡回展,宣传古汀州客家标志性文化名人,引起较大反响。 该馆致力于上官周艺术作品收藏、研究、出版、展出,收藏上官周作品60余件编入大型画册《上官周全集》中,多次邀请著名画家到龙岩写生,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作品,结集为《青绘连城》出版。 曹燮研究上官周作品20多年来,对弘扬闽西文化精英人物,研究上官周其人其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他最近完成编辑增补《晚笑堂竹庄诗集》,目的是让更多游客、学者了解上官周,记住文化汀州,宣传古城汀州,助力文化旅游发展。 “在老家建设书院、文学馆,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 2023年10月,龙岩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申元书院基地在永定区培丰镇举行,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历史学者、出版家郭志坤,在田地村老家自有宅基地上,投资兴建了申元书院、藏书楼。郭志坤说,他就是以此来永远纪念英年早逝的儿子、生命科学家郭申元,并以此命名为申元书院。 申元书院开院3年多来,郭志坤将60多年收藏的5万多册图书及各类画像、拓片等,捐给书院。 2023年11月,闽西又一批作家走进张胜友文学馆采风,缅怀张胜友对推动闽西文学艺术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2016年10月,张胜友文学馆落户高陂北山村,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翟泰丰,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张胜友和来自各地的学者、作家200多人参加了文学馆开馆仪式。 遗憾的是,两年后张胜友因病在北京逝世,这座文学馆成为盘活乡村的文学记忆,成为高陂乃至龙岩市的文化高地。 北山书院是一座具有明清遗风的传统客家独居式民居建筑,是张胜友的祖屋。这里收藏了张胜友及闽西作家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图片与实物,展示了张胜友作为当年乡间的小裁缝,成长为著名记者、作家、出版家的人生之路。 张胜友文学馆开馆以来,品牌效应不断显现,不少作家、编导、文学爱好者、影视创作者纷纷造访书院,累计接待访客3000人次以上,组织开展了各种文学创作、中小学生研学、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各类文化活动。 “美术馆就像学校,带动更多的人把文化事业搞上去” “我的家乡我建设,我是衔泥归巢,把美术馆建在家乡新罗区白沙镇小吉村。”邓益敏说,2017年12月邓益敏美术馆落成布展,展出100余幅美术作品,包括近年参加全国、省市主流美术大展中获奖、入选的作品,按照美术馆标准方式陈列。美术馆融专业性、学术性与高品位、高格调为一体,成为小吉村的文化高地。 邓益敏的作品端庄大气,构图奇崛,用墨大胆,淋漓磅礴。曾荣获中国美协“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作品展”最高奖项,入选“写意中国——首届中国画水墨”大展,第八届“全国著名花鸟画作品展优秀奖”等。他19岁时创作的画作刊登在《辽宁青年》封面,近年重拾画笔,专注美术创作及评论写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前些年,沈钊昌艺术中心落户永定区堂堡乡。他从家乡走出后主要在河南郑州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研究,任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执行主席等职,是集美大学、龙岩学院客座教授、特聘画师。 沈钊昌的画作,既有南方人的清奇雅致,又有北方的苍凉大气。伏牛山、太行山的沉雄博浑感染了他、激励着他。负笈中原近30年,历经磨砺、奋斗,终于成就了他在中国画坛的一席之地。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家乡正发出热切的呼唤,希望更多的闽西籍乡贤、学者、名人,回归故乡,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