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永定新闻网讯(江娜)主题教育以来,永定区司法局在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成果转化、检视整改建制上下功夫,用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坚持深学为先 理论学习稳根基 健全学习制度。健全党组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干部政治轮训“第一主题”、系统掌握“第一要务”机制,在知行合一、深化转化上求实效,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坚定自觉。创新学习方法。制定“课表式”学习计划,采取“理论武装+现场践学”“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的学习方式,形成“自学—共学—领学—讲学”一体的“立体式”闭环学习模式。加强交流研讨。结合司法行政工作、永定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围绕政治建设、党史理论、业务提升、党规党纪、榜样力量等主题撰写研讨材料,分批次在学习会上进行交流。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局机关召开专题集中学习会16场次、现场教学4场次、交流研讨6次、个人开展自学578人次。 坚持勤思为径 调查研究解堵点 把准“选题关”。聚焦当前执法司法体制改革、“枫桥经验”的本地化实践、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行政执法、“客家枫桥”品牌、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干部队伍建设4个方面的选题方向。把牢“破题关”。坚持问题导向、调研开路、实效检验,紧扣调研主题,召集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从个性问题中梳理出共性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调阅资料等方式,开展“对策性、前瞻性、解剖式”调研。把实“解题关”。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司法所、重要窗口和股室设立党员先锋岗机制,局党组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28次,收集诉求6条,解决问题6项;推进法治文化阵地改造提升4个;推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改造升级15个。 坚持实践为要 成果转化办实事 “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将客家家训融入人民调解工作,打造具有客家“和”文化特色的“客家枫桥”调解品牌,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采取“所挂片”“人挂乡”“村设联络员”工作方式,通过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优化公证服务、普法宣传等推动法治乡村建设。“事”办在企业发展上。组建3个服务企业公职律师团,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帮助企业查找风险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及告知承诺制,优化涉企公证服务。“事”办在法治政府建设上。与区纪委监委建立“精准法治巡察”制度,以巡察利剑破解法治建设突出问题;以执法权下放、完善配套机制、强化执法监督等举措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组建红土公职律师团服务保障党政机关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主题教育以来,全区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500余件,承办法律援助71件,办理公证195件,开展法治体检6场次。 坚持常悟为本 问题检视建机制 深查问题。从学习贯彻新思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等6个方面深入查摆问题,形成问题清单5个。严抓整改。明确细化整改措施15条,通过“清单+责任+销号”抓细抓实问题整改,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成效清单”。建章立制。巩固整改成效,以“点上突破”,推动“面上提升”,全面剖析问题根源,科学制定改进措施,以制度发力补短板、堵漏洞、转作风。主题教育以来,推动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区司法局矫务督察工作制度2项。同时,认真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重新修订政府信息公开“三审三校”制度,健全完善全区司法行政系统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