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2015年永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4-07 11:38:00 来源: 区统计局  责任编辑:   

2015年,全区上下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来岩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发展主题,以撤县设区为契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打造转型升级新亮点,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191.21亿元、比增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8亿元、比增3.8%;第二产业增加值94.03亿元、比增8.8%;第三产业增加值67.70亿元、比增8.9%。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2014年的14.6︰52.3︰33.1调整为2015年的15.4:49.2:35.4,人均GDP为52966元。(附图一:近五年GDP增速变化图)。

全年财政总收入15.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32亿元,比增0.9%,上划中央收入5.39亿元。国税税收收入64376万元,地税税收收入58583万元。财政总支出26.70亿元,比增18.9%,其中教育支出7.65亿元、比增2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2亿元、比增7.2%;医疗卫生支出4.12亿元、比增31.1%;农林水事务支出4.11亿元、比增18.3%。(详见表1)

表1:2015年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指 标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财政总支出

266962
18.9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22765
3.1

公共安全

11551
11.0

教育

76473
24.4

科学技术

3030
4.2

文化体育与传媒

4795
20.5

社会保障和就业

37208
7.2

医疗卫生

41240
31.1

农林水事务

41122
18.3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3%,近五年来涨幅逐渐放缓(见图二),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工业品价格与去年持平。

表2: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类指数情况

指标名称
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3

(一)食品

103.0

1、粮食

100.9

2、油脂

93.7

3、肉禽及制品

108.3

4、菜类

105.4

(二)烟酒及用品

101.6

(三)衣着

103.5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

100.3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3.6

(六)交通和通讯

98.5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4

(八)居住

99.2

年末新增就业人数180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91人,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2.56%,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5亿元,比增4.1%。其中农业产值19.42亿元、比增3.4%;林业产值6.67亿元、比增7.1%;牧业产值20.48亿元、比增3.6%;渔业产值1.29亿元、比增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8亿元、比增5.9%。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比例由2014年的41.0:14.3:38.8:2.2:3.7调整为2015年的39.1:13.4:41.3:2.6:3.6。附: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见表3)。

表3: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2015年末有省市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1家,新增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72家,累计432家,年产值111332万元,带动农户32479户,助农增收7720万元。

指标名称
单位
实际值
增量
增长(%)

农作物播种面积

589661
-5021
-0.8

粮食面积

348230
-8597
-2.4

其中:稻谷

300090
-8857
-2.9

油料面积

9696
-103
-1.1

烤烟面积

44577
-326
-0.7

蔬菜面积

160118
1757
1.1

粮食产量

138271
-2262
-1.6

其中:稻谷

122687
-2482
-2.0

油料产量

2149
-144
-6.3

烤烟产量

5965
83
1.4

蔬菜产量

275958
2584
0.9

茶叶产量

1583
239
17.8

水果产量

127003
8170
6.9

其中:李子

10601
259
2.5

食用菌产量

1806
298
19.8

肉类总产量

81891
345
0.4

其中:猪肉产量

74336
-74
-0.1

牛肉产量

1219
172
16.4

羊肉产量

105
25
31.3

禽肉产量

5063
345
7.3

兔肉产量

1155
-128
-10.0

禽蛋产量

2293
-753
-24.7

奶类产量

117
28
31.5

蜂蜜产量

491
38
8.4

水产品产量

5843
272
4.9

生猪出栏

979860
-7040
-0.7

生猪存栏

587726
19326
3.4

2015年末有省市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1家,新增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72家,累计432家,年产值111332万元,带动农户32479户,助农增收7720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2.79亿元,比增8.3%。年末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4家,净增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6亿元,比降32.4%;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2.64%,比上年上升 10.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全社会工业用电量101780万千瓦时,比降4.7%。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机械制造产业产值33.53亿元,比增6.5%,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23.58亿元、比增10.6%;煤炭产业产值17.97亿元、比降4.5%;建材材业产值28.78亿元、比增5.9%;光电光纤产业产值15.31亿元、比增33.9%;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11.06亿元、比增9.2%;电力产业产值11.71亿元、比降0.4%;高技术产业产值1.53亿元、比增52.8%。附: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见表4)。

表4: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2580091
-2.9

水泥

5885923
1.8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平方米
4912152
41.8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188566
14.5

汽车

11205
6.1

电光源

万只
6007
31.8

中成药

87.11
33.2

塑料制品

34522
5.6

精制茶

1536.82
95.2

纸制品

3232
-57.0

服装

万件
30.06
-21.3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24亿元,比增11.8%。年末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9家,净增3家。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9亿元,比增5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7万平方米,比增23.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2万平方米,比降6.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57亿元,比增26.0%。其中城乡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3.57亿元(不含高速),比增26.3%,农户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比增14.7%。在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高速)中,第一产业投资4.18亿元,比增60.4%,第二产业投资73.10亿元,比增29.4%,第三产业投资126.29亿元,比增23.7%。全年施工项目28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09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47亿元,比增25.8%。商品房销售面积9.21万平方米,比增5.9%。商品房销售额4.06亿元,比增19.5%,待售商品房面积5.60万平方米,比增25.5%。(附图三:近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其增速变化图)。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年末有工商企业58014家,其中个体户38897家,私营企业3986家。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5131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8237人。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9亿元,比增14.9%。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09亿元、比增1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60亿元、比增20.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额9.28亿元、比增12.4%;商品零售额56.40亿元、比增15.8%。按构成分,限额以上24.33亿元、比增25.0%,限额以下41.35亿元、比增9.6%。(附图四:近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速变化图)。

全年新申请注册商标398件,累计有注册商标1767件,累计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24个、市知名商标39个。

全年新增2家外商投资企业,新签合同利用外资164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41万美元(验资口径),比增47.1%,外贸出口22218万美元,比增10.8%。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9.19亿元,比增8.1%。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2509.7公里,其中国道132.7公里、省道16.11公里、区道350.77公里、乡道692.04公里、村道1318.05公里。有高速公路里程78.5公里。全年公路客货运周转总量277814万吨公里,比增15.0%。载货汽车(营运)3424辆、比增3.1%;载货挂车427辆、比增31.0%;年末有区内有2条公交线、13辆公交车、15辆出租车。

邮电通信业务总量为19887.17万元,其中邮政业业务总量2887.17万元、电信业业务总量17000万元。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51837户,移动电话用户295811户,互联网用户217804户。移动电话基站1768个,光缆线路长度8254.87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62221个。全年累计邮路总长度147014.4公里,函件895990件、包裹2915件、快递3039件、汇票34442笔、订销报刊期发数260191份、比降1.5 %;订销报刊累计数4542789份、比降3.5%。

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次525.2万人次,比增10.1%。其中境外游客16.76万人次、比增4.5%。实现旅游总收入402926万元、比增12.4%,其中土楼景区门票收入11288万元、比增19.3%。年末有5家星级酒店,星级酒店客房总数360间。(附图五:2011-2015年旅游总收入及增速变化图)

七、金融和保险

全区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0.0亿元,比增6.3%,其中住户存款82.0亿元,比增9.7%。年末经融机构贷款余额99.4亿元,比降1.9%,其中住户贷款61.8亿元,比增4.0%。(详见表5)[font=Times New Roman]

表5:2015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情况

年末余额(万元)
比年初增减(万元)
比上年末增长(%)

存款余额

1300266
76747
6.3

其中:住户存款

820535
75837
9.7

贷款余额

993665
-19521
-1.9

其中:住户贷款

617674
23718
4.0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375984
-43237
-10.3

全年全区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7655.36万元,人身保险赔款及给付3215.8万元;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528.32万元,财产保险赔款及给付3599.05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年末有普通初中23所、班级数272班、毕业3839人、招生3569人、在校10741人、教师1428人。普通高中8所、班级162班、毕业2470人、招生2063人、在校6499人、教师904人。职业中学3所、班级21班、毕业186人、招生287人、在校734人、教师128人。小学83所、班级910班、毕业3654人、招生4455人、在校25723人、教师2266人。幼儿园94所、班级717班、毕业5122人、招生9700人、在园幼儿18902人、教师82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班级10班、毕业0人、招生12人、在校96人、教师25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初中升学率、高中升学率分别为100%、96.8%、70.95%。2015年度有1368人上本科线,有1073人被本科录取。年末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973人,比增0.1%,其中高级1575人,比增0.2%,中级5670人,比增0.02%,初级728人,比增0.3%,农业技术人员271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计为32626万元,占GDP的比重为1.71%,比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全年共有7个科技项目获上级科技部门立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3项,立项补助总金额645万元。年末有17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省级3家、市级14家;有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新增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累计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新增3家科技型企业,累计31家科技型企业;年末有6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共有专利申请数358件,比降12.4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44件,比增131.6%。全年共有专利授权数282件,比增5.2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件。

年末有国家基本地面气象观测站1 个,简易地面气象观测站24个,年平均气温20.9度,最高温度36.9度,最低温度0.6度,总降雨量1954.1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1%,总日照时数1734.3小时,有霜日4天,有雾日27天。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汉剧团和土楼艺术团等区级艺术团体2个,区级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各1个,年末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62千册。年末有文物保护单位72处(97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11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31个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文物保护点902处。全年累计共放电影3568场。有区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电视发射台、603台各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92%,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4.6%;光缆网络3814杆公里;有线电视网络通乡数24个,通乡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54420户,其中城区用户16530户。

年末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36家,其中区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院各1家,乡镇卫生院23家,共有床位1308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29人,其中中级以上426人。

全年共获国家级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4枚;共获省级金牌12枚、银牌14枚、铜牌11枚;全年共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3场,参赛人数490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有1个街道、11个镇、12个乡,18个居委会、261个行政村。全区有户籍户数151867户,户籍人口504520人,男262929人,女241591人。常住人口36.1万人。年内出生人口9501人,出生率18.01‰,其中男5015人,女4486人,男女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8︰100。死亡人口4540人、死亡率8.61‰、人口自然增长率9.40‰、政策符合率87.59%。

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52元,比增7.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16元,比增4.1%。(附图六:近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变化图)

农村居民可支配入14136元,比增9.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087元,比增9.7%。(附图七:近五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变化图)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019户,共计36557人,基本养老保险保费收入13823万元,累计结余3240万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637人,保险基金收入14218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1934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医保人数119893人,保险基金收入5469.6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节约7402.52万元。年末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161145人,年度筹资总额12395.41万元,其中缴纳总额2765.30万元;领取养老保险人数62040人,发放总金额8953.53万元。年末9751人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金,累计发放养老保障金1246.40万元。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户数140580户,共计330996人,基金总额17024.7万元,筹资总额15871.02万元,补偿人次536658人,补偿总金额13565.33万元。年末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35539人,工伤保险保费收入1608万元,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657万元。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6638人,生育保险保费收入51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295万元。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为34630人,失业保险覆盖率96%,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19.88万元。

2015年全区民政事业经费投入13681.9万元,比增19.6%,其中抚恤4150.8万元、福利救济7799.9万元、救灾293.8万元、离退休271.7万元、其他1165.7万元。全区烈属数(直系)706户、享受抚恤金1150.8万元;革命伤残人员115人、享受伤残抚恤金169.6万元;失散红军11人、享受定期补助金20.6万元;现役军人444人、享受群众优待金559.1万元;复员军人382人、享受定补金472.15万元。年末有光荣院、福利院、烈士陵园管理所各1个,乡镇敬老院22个,院民人数共299人,共有914张床位。全区城镇有583户、912人,农村有8664户、16228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金额分别为319.7万元、2954.6万元。年末共有残疾人总数为16986人,共有“五老”人员1182人,享受定补金额1035.43万元。全区共有五保户2077户,五保人员2077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行政区域总面积为222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建成区面积5.3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4.3%,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率45.6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57%,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5.67%。

初步核算,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87652吨标准煤,比降5.8%,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67吨标准煤/万元,比降13.34%。全社会用电量138537万千瓦时,比降4.2%,其中工业用电量101780万千瓦时,比降4.67%。年末有林地面积262万亩,其中森林面积246.4万亩,森林覆盖率73.08%。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4起,受害面积691亩,森林火灾发生率为2.26次/十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26‰。

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2055.35万元,比增38.7%。审批建设项目45个,比上年增加12个,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锅炉烟尘及二氧化硫监测5台,工业废水排放企业监测15家,水泥除尘达标监测3家,工业噪声监测9家。全年共检查环保设备268台,设施运行率98%。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54.34吨;全年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5243.37吨,比上年减少855.66吨;全年工业烟(粉)尘排放量3935.798吨。全区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100%。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8%。年末共有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1个省级生态乡镇,217个市级及以上生态村。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6起,比降40%;死亡15人,比降44.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8,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4.16,比降44.75%;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1.1,比降41.04%;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人。

注:

1.本公报数据除有特别说明外均为2015年全年累计数或年末时点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农业、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为年报快报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年末人口数为公安局年报数,年内出生人口(含补报往年数)人、出生率、死亡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为卫计局年报数。

4.保险数据仅含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永定支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定支公司、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永定支公司、大地保险永定支公司、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定营销服务部等五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