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吴潮芳,“红旗不倒”的坚强战士

2018-10-23 16:54:00 来源: 闽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   

图为新罗区小池镇全景。 陈律全摄

□ 陈健

吴潮芳(1904—1975),龙岩县(今新罗区)小池人,1927年参加秘密农会,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小池区委委员,参与组织领导了小池暴动。1929年5月红四军入闽,22日晚,参加毛泽东、朱德等在小池坝圩赞生店召开的攻打龙岩城军事会议,6月,任小池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后任中共龙岩县委巡视员等。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工作。

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红军长征后,1935年3月,吴潮芳回到龙岩,4月担任中共龙岩县委岩西北分会成员、小池工作团副团长。这个时期,留在闽西的红军游击队顽强地抗击着几十倍于我的国民党军队。吴潮芳与小池工作团的人员一起,在小池寻找联系党员干部,传达上级指示,建立接头户、联络站,恢复党支部,发展新党员,建立游击队伍,开展武装斗争。

反动派在小池杀人放火,激起广大群众的惊恐,一些地方的保甲长没人敢当,山区尤甚。面对这种形势,吴潮芳与小池工作团利用这一时机,安排一些党员或接头户担任“白皮红心”的保长,争取一些原来的保长倒向红军或保持中立。对一些坚决反共的保长则予以坚决镇压。通过这些办法对付敌人的“保甲连坐”政策,建立起“白皮红心”两面政权应对敌人。小池牛眠石、何家陂等的保长,他们表面上为当局办事,实际上是听从小池工作团的,对于这样的保长,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一次,吴潮芳带队到兴贵向两个土豪罚款,有意透露说:“牛眠石的保长最反动,我们要担心提防,在那一带活动不能让他们发觉,寻找机会教训他。”两土豪即去乡公所告密,这位保长得以保护。针对中间派的,则予以争取。一次,黄斜村的保长请客,游击队员带枪潜入,当客人来齐时,游击队员当众对保长大声说道:“游击队让你购买的货物何时到?”面对众人,该保长不知所云。事后,其被乡公所问讯,从此,他学乖了,对游击队的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保持中立。而对于璜溪死硬的反共保长,则予以坚决镇压,杀鸡儆猴。由于采取了正确的策略,瓦解了敌人的保甲制度,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困死红军、游击队的阴谋。

发动群众保田斗争。1938年春,闽西等地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新四军二支队离开龙岩后,国民党当局就不断策划支持地主豪绅进行反攻倒算,逼租夺田,妄图恢复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共龙岩县委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针锋相对地与国民党顽固派和地主豪绅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当时,龙岩县当局破坏国共两党抗战和谈达成的协议,提出“恢复地主土地业权”的无理要求,并要在当年夏收季节恢复收租。夏秋时,为了抵制当局的强化收租政策,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吴潮芳与区委按照县委的要求,在小池发动群众开展了保田和反对地主收租的斗争,广泛进行国共两党关于“土地维持现状”协定的宣传,对地主进行说理斗争。同时,党组织采取灵活政策,分化瓦解地主力量,对顽固的和敢于强行收租的地主则予以坚决打击。小池外洋有一地主,认为他家处在乡公所附近,离民团驻地不远,不怕“收租者杀”的口号,欲带头向他的“佃户”收租,农民告诉他,邓子恢、吴潮芳早已向农民讲清楚了,民国十八年(1929年)暴动后农民分得的土地,再也不要交租了。可该地主却骄横地说:“暴动只是一个时期,佃户没有交租也已经有好几年了,现在又没有暴动,哪有年年不交租?”吴潮芳根据农民的反映,认为必须打击该地主的嚣张气焰。1938年10月的一个晚上,组织游击队员把他镇压了,并在小池各地张贴“收租者杀”、“有命收租无命吃”的标语。第二天,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群众都说:“外洋村的地主要带头收租,被共产党镇压了”“地主有命收租无命吃,划不来”……这样,原来打算收租的地主,看到了他的下场,再也不敢收了。

隐蔽生产处决叛徒。1941年1月4日皖南事变发生后,1月20日,国民党顽固派也在闽西制造了反共的“闽西事变”,共产党在闽西的合法半合法地位没有了,党的活动再次转入地下。这个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上“搜剿”,政治上诱骗,斗争形势更加严峻。1942年,为了摆脱困境,在闽西特委的统一调配和部署下,龙岩县委和岩西北县委选定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较好的支点,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隐蔽生产。小池牛眠石、山狗凹、何家陂一带是县委机关驻地,吴潮芳带领10多人驻此。生产单位组建初期,经费不足,生产用具欠缺,粮食困难,缺油少盐。每人每天定量八两米,一天仅靠两顿稀饭勉强支撑,断粮时只能靠野菜充饥。在这种情况下,吴潮芳带着大家在小池山狗凹、犁头丘、灯心岗等开垦10余亩地种水稻、地瓜和杂粮。吴潮芳还教大家编土箕、绑扫把,让接头户挑到小池、龙门等墟场去卖,组织人员烧草木灰、挖冬笋、抓石冻等进行生产自救,大家在生产的同时,继续与基点村群众、接头后保持亲密联系。

京源山突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龙岩当局不但不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反而变本加厉地加紧对共产党进行“清剿”,闽西地区的军事政治形势依然严峻。中共龙岩县委在敌情严重的情况下,执行“隐蔽生产、分散发展、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分散隐蔽活动。1946年6月中旬,由于叛徒告密,省保安三团第二大队以一个大队的人马于6月16日(农历五月十六日)晚到达小池京源,强令小池各保壮丁队火速集结,连夜封锁围困了方圆十余里的中共龙岩县委机关驻地——小池京源山,妄图一举彻底消灭龙岩县委机关。驻在山上的县委书记吴潮芳等七位人员未察觉如此严重的敌情,处境十分危险。刚好县大队派交通员来此向县委报告敌情,17日黎明,交通员进山时意外遇到敌人,双方开枪射击,枪声发出了警报。吴潮芳等凭着对地形熟悉的有利条件与敌人周旋。下午两点左右,吴潮芳带领大家从山势险峻的九曲岭半山突出重围,下午四点左右便全部安全脱险到达与永定上杭交界的小溪炉。

1949年春,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迅猛发展,中共龙岩县委据此有利时机,放手发动群众,迎接龙岩解放。1949年6月,龙岩县游击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独立第五团,闽西特委执委、龙岩县委书记吴潮芳兼任政委。1949年9月1日,中共龙岩县委书记吴潮芳与独立团指战员、县委机关干部共800多人,进驻龙岩城,闽西重镇龙岩宣告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