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让“村晚”更红火 ■刘永良 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是热气腾腾的“文化之年”。甲辰龙年春节,我看到许多火热举办“村晚”等乡村文化活动的新闻报道,那十足的年味、乡土味、文化味,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村晚”全称为“我们的村晚”,寓意很明显,就是村民自己的晚会,热闹与喜庆属于乡村百姓,感悟与收获也是乡村百姓的。这个由乡亲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春节文艺盛会,演绎着醉人的劳动美、家乡美,为乡村振兴添活力,打动人心的不仅是演出,而是欢声笑语中的“浓浓乡土情”和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增添了大家无尽快乐。 这种快乐,源自“村晚”展现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人汇聚成了带着本土气质的农耕文化。乡亲们将蕴含其中的最朴素的乡村文化和民风民俗,与年味创新融合,带给大家惊喜和欢乐,传递乡风文明新时尚、新风尚。在这场原生态的“村晚”上,每一名村民都是主角。锣鼓敲起来、舞狮跑起来、山歌唱起来,演身边人、道心里话、赞新生活......这些扎根乡土、承载乡音的元素,既以“亲近感”拉近乡亲距离,给予“专属”的体验感与满足感,也以“潮流味”俘获更多参与者内心,不断提升大众参与文化传播的主动性,更好助力传统文化留得住、走得出,凝聚起强大的内生文化动力。 这种快乐,源自“村晚”增进情感。“村晚”能激发乡村文化正能量,为群众提供展示才艺和表达情感的平台,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同时,“村晚”就像乡村基层治理的“润滑剂”,能够融洽乡村邻里关系。提供素材、组织策划、排练演出、做后勤服务......演好一台戏,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筹办演出与节目排练是一场公共活动,可以让村民亲身参与、聚在一起,增强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凝聚村民情感,促进乡风文明、乡村和谐,让大家走得更近、关系更亲。 这种快乐,源自“村晚”承载乡愁。在传统农耕社会,人们借春节庆丰收、享喜悦,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村晚”延续了这一精神内核,其舞台虽小,却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借着“村晚”,大家汇聚一堂,用歌声倾吐胸臆,用舞蹈表达热情,不仅渲染了年味、烘托了过年的气氛,还成为乡愁的一部分。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兴起,观众通过照片、短视频等方式把“村晚”发布到微信群、朋友圈、短视频、抖音等平台上,汇入千屏万端,飞入千家万户,缩短乡村与城市、故土与他乡的距离,让那些过年不能回家的游子纾解乡愁,也让当地的人文特色、民俗风情得到传播,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带来高人气、高流量。 如今,年过完了,但“我们的村晚”不落幕。“村晚”欢天喜地的氛围,能够让我们老百姓快快乐乐回味一整年。所以,快乐永远不能停。套用今年春节热映的电影《年会不能停》的片名,说一句:“村晚”不能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