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圆笠覆我首”

2024-07-11 10:35:44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圆笠覆我首”

■ 苏冠生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笔者走进永定区古竹乡瑶下村的斗笠非遗文化展览馆,看见展出的各式各样的斗笠,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储光羲在《牧童词》里描写斗笠的诗句。

斗笠,是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的宽边帽子,用于遮阳、避雨。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与斗笠制作相关的竹篾编织技术。《诗经·小雅·无羊》中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斗笠很早就为人所使用。《说文解字》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就是因其平面大小如斗,故名。

心灵手巧的篾匠编织一顶斗笠,笠顶需要用50多根竹篾,笠底需要90多根竹篾,斗笠的大小不同,用篾数量也不等。编完笠底与笠顶后,在笠顶与笠底之间的夹层铺上棕丝、毛边纸,压平吻合后,再编制笠沿。经过这几道工序,一顶斗笠才告完工。

俗语说:“雨天农活真无奈,斗笠蓑衣必须带。”从前,斗笠是农村生产、生活必备的雨具。“蓑衣当得一件袄,斗笠当得一顶帽。”斗笠不但可以遮阳挡雨,天气寒冷时,戴在头上还可御寒。劳作时累了,还可当作垫子或者扇子扇凉。

头戴斗笠,不同的历史朝代,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故事,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唐末五代道士吕岩《绝句》云:“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头戴斗笠,羽扇纶巾,漂泊江湖,行走天下。随性所至,晴雨不惧,在行动上有了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那种侠者的风度,何等洒脱。

“伊余本是胡为者,采蕈锄茶在穷野。偶披蓑笠事空王,馀力为文拟何谢。”这是唐代诗僧贯休在《别杜将军》中的诗句。字里行间,对披蓑戴笠无所羁绊的生活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诗人曾自诩“我本是蓑笠”,平生“唯寻桃李蹊”,以一身君子清气,“散为青松栽”。那种高洁孤傲,非世俗之人可知。

晚唐诗僧齐己《送胤公归阙》有云:“充斋野店蔬无味,洒笠平原雪有声”,诗人压低笠沿,四海为家,本已艰难,偶得充饥于野店里,菜蔬无味,更是可怜。但于寒冬里戴笠听雪,却是化苦为乐,让人莞尔。在诗人眼里,化清苦为乐事,弹指雪野、一笑而过,这种甘于苦寂、无欲无求的心灵写照,超凡脱俗。

在人们的印象中,渔翁常年不离斗笠。“到头蓑笠契,两信钓鱼潮。”“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折射出渔翁坚忍执着的魅力。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描绘了天寒地冻之时,独自一人垂钓于冰天雪地,拥有一种世外高人的凛然气质,冷峭孤高,清逸恬淡。

1929年,朱德率领的红四军来到永定,途经瑶下村时遭遇了一场大雨,部队当晚留宿瑶下避雨。次日天蒙蒙亮,红军战士全然不顾还下着小雨,为当地群众挑水、扫地、加固屋顶,当地群众看到这个场景,十分感动。为了支援红军,群众编织了大量的斗笠送给战士们。后来为纪念这段鱼水情,瑶下斗笠又名“红军斗笠”。

如今,编织斗笠的人越来越少了,斗笠已经渐渐失去了日常实用的价值,慢慢地成为一种工艺品。然而一顶小小的斗笠,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