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时光深处的父亲

2024-08-18 20:33:46 来源: 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   

时光深处的父亲

□赖红文

父亲的童年是凄苦的。

5岁那年,爷爷走了,撇下他和8岁的哥哥。30来岁的奶奶守了寡,母子三人从此孤苦无依,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在父亲的回忆里,有两件事刻骨铭心:第一件事是被爷爷卖给本村一屠户做儿子。被卖后不久,有次实在是想奶奶,他就跑了回来。奶奶给父亲做了一碗木薯粉粄,吃完就催他回去。父亲哭着不肯走,奶奶只得拉着他往买家送。经过一条小溪时,父亲说什么也不肯走了。奶奶狠了狠心,把父亲往水里一推,哭着扭头跑开了。父亲一身水淋淋,站在小溪里悲伤痛哭……2011年,父亲在老家盖房子安度晚年,房子正好在当年他被奶奶推到溪里的岸边。我常常发现父亲倚在栏杆边,呆呆地望着小溪水,眼里有闪闪的泪光。父亲过世后,我在老家的日子里,也常常会在父亲倚过的栏杆边,想象着当年父亲站在溪水里的无助模样,眼泪止不住流过脸庞。第二件事是父亲当乞丐的那段经历,父亲晚年和我谈起那段不堪的往事时眼眶是红的。父亲被迫外出当乞丐那年才8岁,伯父11岁。当时,一家三口全靠奶奶打短工为生,不幸的是有次奶奶腿部受伤了,躺在床上一个多月动弹不得。眼看熬不下去了,虚弱的奶奶就叫小兄弟俩去讨吃的。就这样,伯父携着父亲,挎着破篮子,拿着打狗棍,走东家跑西家。1993年,我在合溪乡任职副乡长,调吴村有位老者还说起我伯父和父亲到他家讨饭的往事,听完我眼眶湿润,仰望天空沉默了很久……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终于上了学,后考进厦门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临去厦门前,奶奶又犯了愁,家里没钱,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思前想后,奶奶带着父亲去稔田镇找她的弟妹。我舅公曾就读黄埔军校,可惜在一次作战中负伤过世了,其家境迅速落败,所以舅婆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得知奶奶的来意后,说了句“不能耽误孩子的前程”,就从箱子里找出以前穿的旗袍,找裁缝师傅改成男式汗衫和背心,又拿出仅有的一点积蓄交给奶奶。奶奶一路抹着眼泪回到家。父亲感恩舅婆,曾多次带着我去舅婆家,每次都会带上钱和点心。

父亲运气不是很好。他仅在厦门大学读了一年,就逢中苏关系交恶,俄语系被取消,只能改念中文系。毕业刚分配在省城福州,他又碰上特殊时期,被下放到基层,当一名教师。有次和父亲茶聊,我感叹他的命运多舛。父亲只淡淡地说了句:随遇而安有时也是一种好结局。

除了到外面读书那两年,我和父亲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他去世。回想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总会黯然神伤。

父亲是个善良的文化人,平时话不多,极少发脾气。他一直教育我们兄妹做人要真诚、大气、热心,多做好事、善事。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情和钱财,平时捡来急时用”,不要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事。和父亲相伴的乡下岁月,那时的物质极为匮乏,学校的生活简单、快乐、充实。堂堡中学到我家要走40多里山路,父亲常背着我,边走边讲故事,我则酣睡在他肩头,经常是满天星斗时才到家……

父亲走了,回想过往,恍若昨日,心里总会塞塞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父亲一生帮助过很多学生和村民,赢得了好口碑。他过世后,乡邻、学生、好友纷纷以不同方式悼念,葬礼既隆重又简朴。父亲帮助过的一个学生因公事耽搁没赶上葬礼,回来后赶到父亲坟前跪拜,感谢他的培育之恩。

父亲离开我们去了天堂。我想,无论他去到哪里,都是好人。《父亲》中那句歌词,“央求你啊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正是我的心声。我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一定听得到,感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