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每逢佳节倍思乡

2024-09-16 21:56:13 来源:   责任编辑:   

每逢佳节倍思乡

■ 刘志华

某天夜里,同学们与阔别三十多年的老师在微信群里叙旧,聊起过节,大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去你家过七月半时,你带我们去摘了龙眼、番石榴......”“我去谁家过八月初一还是初三来着?那个糯米团好好吃......”

记忆如流水回溯,将我带回到久违的故土。热闹的节日场景在脑海徐徐展开,每一个画面都记忆犹新,仿佛我从未离开过。在以前的老家,每个村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热情好客的人们会做上丰盛的菜肴,邀上亲朋好友一起欢度。三桌、五桌,场面很是热闹。去做客也是有讲究的,人们会换上新衣服,精心打扮自己,重要的是:还要带上一份“等路”(伴手礼)。

中秋虽说是一个传统节日,但在我们老家也只有几个村子有过此节。节日前夕,去集市置办中秋食材的人们,遇到亲戚朋友定会发出口头邀请:“来我家过月半啊!一定要来啊!”热情的邀约声从街头延续到街尾。中秋那天,大人们早早地起床,杀鸡宰鸭,做芋子粄......孩子们也没闲着,搞卫生,收拾屋子。把储存室的备用碗筷及桌椅都搬出来,该洗洗,该擦擦。父母预计有几桌客人,我们就要备足几桌客人的碗筷和桌椅。洗好茶盘茶杯,备好茶叶,烧好开水,等待客人的到来。

十点左右,客人们带着月饼、水果陆续到来。厨房忙碌的父母闻声而出,热情地招呼着。母亲双手接过客人的礼物说道 :“人来了就好,还带什么‘等路’,快坐下喝茶。”安顿好客人的母亲又回到厨房忙碌。客厅里欢声笑语不断,厨房里也奏起了锅碗瓢盆的交响乐,节日的村庄一片欢腾。

考虑到客人要赶在天黑前回家,晚宴时间会提早很多。待月亮爬上山头时,一切已收拾妥当。大家围坐在家门口赏月、吃月饼。那时的月饼是单个装的,大大的,圆圆的,像月亮一样,包装纸上印有衣袂飘飘的嫦娥。母亲拆开包装,把月饼掰成一块块分给我们。我接过月饼,小口咬,细细嚼。月饼外酥里糯,芝麻的香、冬瓜条的甜以及猪油特有的香气,在口中缠绕,每一口都是享受,每一口都无比满足。我抬头望向月亮,隐约中似乎看到了嫦娥的身影。月宫里真的住着嫦娥?吴刚为什么要砍桂花树?诸多疑问在我小小的脑袋里盘旋。大人们的交谈声,孩子们的欢笑声,池塘里及草丛中的蛙叫、虫鸣声,在洒满月光的村庄回荡,夜幕下的故乡如此热闹,如此美好。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远道而来的客人会被邀请留宿。而家中也没多余的床,只能大家挤挤,或者打个地铺。记忆中最开心的是和表姐妹们挤在一张床上,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嘻嘻哈哈的。这时,月光也来凑热闹,从窗口溜了进来,悄悄地爬上了床。有了月光的陪伴姐妹们兴奋无比,手舞足蹈、叽叽喳喳地聊着,直到眼皮沉重得无法睁开,大家才渐入梦乡。

二十多年前,因水电站的建设,乡亲们的生活轨迹也悄然改变,迁移至四面八方的人们也开始了新的生活篇章。那些传统的节日与习俗,也随之渐行渐远,慢慢淡化,成了一种遥远的记忆。熟悉的田野、淳朴的乡亲、热闹的节日......一个个难忘的画面在记忆深处闪烁,像故乡那轮圆月般温暖而明亮。

又是一年中秋,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们还是我们,可我那烟火缭绕、热气腾腾的故乡,却孤独地沉没在冰冷的湖底,再也不见其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