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中川,一个“九级半 ”的土楼村

2024-10-04 18:50:25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中川,一个『九级半 』的土楼村

■ 苏冠生

“中川是个好地方,东面有座马山岗,西面有个祖公堂,南边有个狮象潭,北边有个大横堂。”一首传唱了几百年的童谣,勾起了无数游子对故乡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熟悉的一砖一瓦,成为每个游子心中割舍不断的牵挂。

永定下洋中川古村是全国著名侨村,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步入气宇轩昂的牌楼,远眺虎山上的虎豹塔,只见塔高七层,八卦造型,巍峨耸立,与东面马山炮楼遥相对望,是中川古村的新地标,成为中川文化“重亲认亲,守望相助”的象征。

登上塔顶,凭栏远眺,秀丽中川,尽收眼底。虎豹塔下,中西合璧的胡文虎纪念馆是中川侨文化的典范。中川溪流水潺潺,从纪念馆前迤逦流淌,蜿蜒连绵,像一条美丽的飘带,一路穿越岁月的回廊,连缀起中川文化的一块块翡翠。

一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胡氏家庙,饱经风霜,端坐在村后的虎山坡顶。一条石砌台阶从山脚下通往坡顶。台阶总共九级半,用花岗岩条石铺就的,是一至八级,而用青石铺就的,是到达坡顶的一级、再加半级,尤其的最后那半级,只容一人单足落地。这九级半台阶,成为中川特殊的文化“密码”。原来,村里本意是铺八级,没想到铺好后高度不够,但如果铺九级或十级,数字在当地又不吉利,于是索性加铺了一级半的青岗石台阶。早期的胡氏后裔初次到海外拜见同族宗亲时,长辈总会提问祖庙的石阶有几级,如果答不出来,就戏说他不是道地的中川人。

走出胡氏家庙,迎面照壁是一幅漫漶的麒麟,回首处是“地据蛟潭胜,家传麟史风”的门联。胡氏家庙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根根高耸入云的石桅杆。每一根桅杆的顶端,或龙盘,或虎踞,或雕刻成毛笔笔尖的造型,据说各自代表胡姓一位杰出的祖宗——龙盘虎踞者,武将也;巨笔如椽者,文官也。桅杆林立,自然标志着此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光是明、清两代,村里就有30位举人、文武仕官108人,其中,还有“三代四司马”之类的佳话,而家庙最显眼处的匾额上刻有“文武世家”四个大字。

中川的秀才胡斐才,一生无意仕途,好学深思,专心致学,勤奋著述。有一年端午节,他埋头著书,家人送来粽子和蜂蜜放在书桌上。胡斐才凝神构思,自我沉醉,竟然拿起粽子蘸着墨汁来吃,被人戏称为“书痴”。乾隆年间,福建提学使纪晓岚到汀州主考巡视,搜求著述,忽然读到胡斐才的手抄书《疏注四书撮言》,拍案叫绝,马上召见胡斐才,鼓励他出版此书。后来,此书在苏州木刻出版发行,名扬四海,成为清代士林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一个小小的山村,从近、现代到当代,何以能从这九级半台阶走出去如此之多扬名海内外的各界精英呢?人们可以从与村庄同名的穿村而过的那条小溪,来一番追根溯源。孔子曰“智者乐水”,老子曰“上善若水”,古代先贤的哲语,似乎早已给出了答案。

中川有美德,佳话永流传。古色古香的胡氏家庙,高耸林立的功名石笔,奇特的九级半历史典故,或许这就是中川古村文化生生息息的根与魂。在中川,还有胡氏家谣、族谱三字经、中川暗语、中川预言等,这都是有别于他姓的文化个性现象,塑造了一座座精神丰碑。一代又一代中川人,用自身言行和人格魅力带动家人、影响社会,引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中川古村,一个九级半的土楼村,是洒落乡间的一幅生态美卷,更是客家土楼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的客家风情、文化底蕴,田园风光、舌尖美食,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