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永定建县首位翰林王见川

2024-11-19 09:49:40 来源:   责任编辑:   

永定建县首位翰林王见川

王见川(1703—1770),字道存,号畜斋,别号介石,永定县溪南里锦峰乡瑶上村(今龙岩市永定区仙师镇锦峰村)人。清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式,次年联捷进士。随后父丧,回家守制。雍正十三年(1735)守制期满,被派往浙江担任乡试评阅试卷的“同考官”。乾隆元年(1736)参加殿试,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成为永定自明成化十四年(1478)建县以来第一位翰林。在京城候补期间,奉命到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市)查水灾,到天长(今安徽省天长市)、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泗州(今江苏省泗县)放赈,展现其为官治理才能,百姓颇有好评。乾隆七年(1742)被任命为安徽省歙县知县,兴修水利、治理积案,“口碑载道”。任期未满就请辞回家,奉郎官册荣归,留养在籍侍亲。王见川回乡后倡建高陂桥,在太平文馆讲学,编修县志并创立“汲古文会”,创办丽正文馆,改建凤山书院,对永定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治理水患 造福一方

王见川出生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从小天资聪颖,8岁时就读于本村河东山腰的“高南塘”私塾。雍正十年(1732)参加乡试,中第十九名举人。次年进京参加会试,考中第一百六十六名进士。适逢父亲去世,他来不及参加殿试,就回家奔丧。雍正十三年(1735)守孝期满,以初登进士的身份被派往浙江担任乡试评阅试卷的“同考官”(即副主考)。乾隆元年(1736)补参加殿试,考中二甲四十六名,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清乾隆七年(1742),王见川奉令往江南省六安州(今安徽六安)查水灾。不久,又奉令解送银子往天长、盱眙、泗州赈济。他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切中时弊,提出“以工代赈”来治理江南水患,既解决灾民的生活问题,又修筑了防洪堤坝,至今仍是一项治灾减贫良策。此举令乾隆皇帝刮目相看,于是授予他安徽歙县知县一职。王见川领此要缺,在歙县雷厉风行,兴修水利、清理积案、催征税收,却不忘安抚百姓,办事极其干练敏捷,充分展现了他的治理才能,其经济措施、文章道德和实干精神,很得百姓称颂。在歙县治水期间,因天气炎热,见川派人到田间去买西瓜慰问民工。他发现同一丘田出产的西瓜中,有一箩筐特别鲜甜。见川心生疑惑,追根究底,结果从出产最甜的西瓜地下挖出了腐尸,由此破解了一件沉积多年的冤案。这就是当地盛传一时的“西瓜案”。

崇礼谦逊 不媚权贵

王见川年少时在高南塘读书。有一天,他发现带来的大米快吃完了,便请伙房工人顺路到自己的家里取米。刚好,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米了,他的母亲只好将刚放进锅里准备煮饭的米捞起来,让工人送过去。工人为了让王见川安心读书,未把此事告诉他。可是,王见川发现了异样,责问工人为何米是湿的。工人以走路时不慎滑倒,米袋掉进水坑为由,搪塞应对。为此,王见川还不客气地怪罪了工人。过了几年,王见川中了进士,与母亲谈起此事,母亲才把真相如实以告。王见川听了顿感惭愧,后悔当初错怪了工人。于是,他特地买了一大串鞭炮到工人家里燃放,并向他赔礼道歉。全村的人知道后,对王见川更加敬重了。

王见川在歙县任职时,徽州知府黄某过生日,借机敛财,所辖各知县都逢迎进贡,唯王见川秉性刚直,不媚权贵,只稍带薄礼。酒酣,黄某突然举起手中杯说:“诸位请看此杯多精致!”从座者都赞赏不已。见川却回答:“酒杯虽美,但杯脚太小不稳。”知府听出了言外之意,面露不悦之色。任知县未满一年,见川终因官场人际复杂,不愿同流合污,以“母老,去籍数千里,不能迎养”为由,告退朝堂回原籍养亲。蒙恩诏举行褒赠庆典,奉郎官册荣归,留养在籍侍亲。

崇文重教 泽被乡里

乾隆十七年(1752),王见川受聘在深渡桥畔(今高陂桥)的太平文馆设帐讲学,深受太平里士绅和学子的欢迎。他还在文馆创立“汲古文会”,会员有西陂林亭(号雅韵)、林揆(号一翁),田段廖仲常(号体先)、廖怀清(号芬堂),上洋陈必元(号璋岩)、黄裳吉(号含斋)等。“汲古文会”经常举行笔会,谈诗论文,切磋科举时文,大大提高了太平里文人学士的学识与水平。“汲古文会”的文化活动一直延续至清末。

清乾隆十八年(1753),王见川受聘为《永定县志》总纂,开始设志局于尊经阁,次年“以书局自随”,留意风察。3月来到太平高陂,设局于太平文馆,一边设馆授徒,一边继续编纂县志。他广邀太平里儒士提供资料,参与讨论,广泛搜集,因此县志中太平里的资料特别丰富。而廪生吴峄上随其至高陂,所以与他讨论的特别多。清乾隆二十年(1755)夏,县志完稿。有首、末各一卷,正文八卷,分八纲三十八目。山川目则亲身寻源竟委,四周皆至,支分派别,有条不紊,远轶前志。土产目创分为通有、仅有、偶有三类,注释甚详。义租目记载房屋、田产租银,刑法目有处罚罪犯各种措施,崇祀目列编钟等乐器,详其形制及用法,俱甚精核,以为考鉴之资。后人称赞此志“纪事核实,叙次详明”“信非名手不办”,并将他所编纂的县志称为“王志”。

乾隆年间,永定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全县掀起了兴办书院的高潮。王见川从高陂回到仙师后,发动仙师父老兴办丽正文馆(今仙师中心小学前身),岁时课士。丽正文馆占地一亩多,都是平房。正堂有四厅,左右横舍各有二厅四室。正堂大厅祀奉朱熹等众多神位,每年春秋例祭,祭资出自文馆置办的蒸尝田。取名丽正,是追溯唐玄宗创办史上首个书院——丽正书院。文馆建成后,聘请积学之士为教师,教授周边村庄学童,培育了不少品学兼优的秀才和举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王见川向当时的知县张所受建议,改扩建县城的凤山书院(今凤山公园前身),得到采纳,在文昌祠建立堂楹,祀奉文昌帝君,左右祀奉题捐众姓及首事。共计学舍五十间,题捐得义租谷六千三百二十四桶,学子们得以专心进修学业。每年招收肄业生童五十五名。其中,府学优等生员二名,县学优等生员八名,新进府学生员一名,新进县学前列四名,备取童生四十名。学院考后,取录发送。学生每人月交膏火钱四百八十文、茶钱十五文,每月三次考试,每次考试给成绩优异的学生赏钱一千文,进入院试、县试、乡试、会试的学生都有奖励。从此,凤山书院成为永定最大最完善的学府,对永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永定在闽西客属八县设县最迟,但“科甲巍峨,为数郡之冠”。王见川翰林为永定科举才子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此后,永定又陆续出了12位翰林。在科举时代,永定共计出了39位进士、13位翰林。

修高陂桥 名联流芳

王见川母亲吴氏娘家在太平里塘下,王见川自幼时起在高陂读书12年,因此对太平里有深厚的感情。王见川在高陂太平文馆讲学、编纂县志有四五年之久。乾隆二十年(1755),因见太平文馆侧交通要道上的深渡桥年久失修,王见川想起母亲遗愿,乃发起倡建高陂石桥。深渡桥位于高陂镇和兴村先富路旁塘下村的险石峡,桥下水深不可测,所以得名“深渡桥”。此桥曾几度修建均被洪水所冲毁。王见川联络本里乡绅,为募资撰写《募修高陂深渡桥序》,他的义举得到太平里士民的热烈响应,募得白银3000两,次年建成了一座至今仍为永定名胜的宏伟壮观的石拱阴桥——高陂桥。石桥为半圆形独拱,孔径横跨20米;拱圈由条石干砌,设计精密,建筑坚固;全长60米,高15米,宽7.5米;桥台护墙以块石浆砌,上盖屋顶。桥建成时,王见川亲笔在桥上题写了一副内容恰切、对仗工整、气势磅礴的对联:

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此对联把桥上桥下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极赞桥之高、桥之美,构思精巧,格律严谨,联语优雅,两百多年来被楹联界誉为“绝对”,广为传诵,为石拱桥锦上添花,成为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桥两边门顶的横匾,则是西陂儒士林雅韵应征题的“长桥永泰”四字,寄托了民众的美好愿望。由于此处原为高陂古驿站,后来人们就把此石桥称为“高陂桥”。从此,“深渡桥”就成了“高陂桥”。高陂桥原有石碑,镌刻秀才苏挺秀所作《募建高陂桥序》及当年捐款架桥者姓名,其序文写道:“天有缺,炼石以补之;地有陷,搭桥以渡之。炼石者何人?女娲氏也!搭桥者何人?芳名如下”。作者一反常见的八股笔调,用寥寥34字,替代了洋洋数千言,言简意骇,是一篇难得的妙文。高陂桥是旧时龙岩至永定的咽喉通道之一,也是龙岩至广东大埔的必经之地。1956年拆亭,改为公路桥。1983年,高陂桥被公布为永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列入闽西中央苏区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库。高陂桥建成近三百年历史,安然无恙,正合了廊桥横批“长桥永泰”。

永定客家土楼楹联犹如瀚海,但出自翰林手笔的楹联不多。纂修清乾隆版《永定县志》、道光版《永定县志》的王见川、巫宜福,在客家土楼中留下较多楹联。王见川的楹联,对后世影响巨大,所撰写的高陂桥联格调自然清新,文采斐然,意境高雅,手法巧妙。王见川与富岭王述中(字绍麟)是同宗,又是挚交,常应邀至其家作客并留宿。他曾为其新建造的大楼题楼名“中隆楼”,还为中隆楼题写楹联:

东道驻神龙,蜿蜒回旋朝北阙;

西山列锦嶂,钟灵毓秀壮南闽。

王见川善于在楹联中暗藏历史典故,对仗工整又不乏意趣。如题赠给高陂镇西陂村活泼堂林升峻的楹联:

负拔俗雄姿,梅鹤钟情,想见孤山风韵;

建干云华厦,芝兰绕砌,犹传十德家声。

联语赞颂了林升峻的伟岸英姿和不俗功绩(兴建活泼堂)。“梅”与“鹤”,“芝”与“兰”,分别两两自对,又包含林逋“梅妻鹤子”和谢玄“芝兰玉树”典故;“孤”与“十”,一对数量词,对得极其漂亮!此联至今保存在活泼堂大厅屏柱上。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王见川去世,享年67岁。他担任浙江副主考时的学生、后来担任广东学政的郑虎文为他作《王介石传》,记录他的生平。

(执笔:中共永定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张镜宏 陈志霞 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