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英雄的马石山

2024-12-20 10:34:56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英雄的马石山

■ 王小庆

马石山不高,但在我的眼里显得格外高大,当我仰望这座雄伟的山峰时,心中充满了敬仰之情。

马石山地处闽西永定区湖雷镇、西溪乡、合溪乡三个乡镇交界处,因其山形酷似马而得名,又因山多岩石,故名马石山。这里峰岭巍峨,山势陡峭,怪石嶙峋,森林茂密,鸟类繁多,保持着原始山林特有的秀美风貌。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四周群山连绵起伏,树林浓翠,山谷幽静,令人心旷神怡。

马石山不仅是一处自然美景,更是红色历史的见证。

1937年,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永定县委宣传部长马永昌率吴国桢、刘高友等五位同志,从马石山下的西溪乡七桥村出发,去仙师镇大阜村动员反动民团联合抗日。不幸的是,他们在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这就是当时震惊福建的“马永昌事件”。

范乐春,金砂乡古木督的优秀女儿、林伯渠的夫人,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溪南区苏维埃政府妇女委员会主席,闽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妇女部部长,是首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唯一的女性中央执行委员。工作中,她无私奉献、意志坚定,赢得了同志们的尊敬和爱戴。然而,长期的劳累和恶劣的生活条件,使她的身体逐渐虚弱。1940年冬,经特委同意,组织上将她送往广东梅县黄塘医院治疗。当时是“皖南事变”前夕,形势严峻,敌人虎视眈眈。不久,她又被送回乌石山上休养治疗。1941年5月初,范乐春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不日,病逝在西溪赤寨山上。与世长辞时她年仅39岁。

1946年6月,闽西特委、杭永县委机关同时迁到马石山麓的合溪乡半山村。7月19日,驻合溪汤湖、西溪等地的民团300余人,兵分几路,突然包围袭击了机关驻地。激烈战斗后,永定县委书记马发贤和杭永县委特派员谌春山,干部黄月英、王仁招等7人被捕。马发贤在被敌押送丰稔途中因流血过多而光荣牺牲,其他人被投入永定监狱。这就是“半山事件”。谌春山在狱中受尽酷刑折磨却始终不屈不挠。面对荷枪实弹的敌人和围观的群众,他大声说:“我头上刻有三个字——共产党,共产党是杀不绝的!请大家记住!”凶残的敌人将他活活捅死。谌春山血溅苍松,壮烈牺牲,时年43岁。

“半山事件”后,敌人对马石山周边的乡村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强制移民并村。在此期间,被枪杀的革命基点村群众有百余人之多,白色恐怖笼罩全县。据统计,湖雷镇玉文村水口楼全楼17户60余人,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只剩11户17人,被直接杀害的群众有27人,因“围剿”和经济封锁饿死的群众11人,先后两次被迫并村移民到弼鄱、基岭和合溪的天丰、采地、藕丝等地。新中国成立后,玉文村有12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水口楼被评为革命基点村,有10人被评为“五老”人员。

马石山麓的赤寨村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庄。1937年,为应对敌人的封锁和围剿,加强闽西南地区的革命斗争,中共闽西南特委在赤寨村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赤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陈潭秋、张鼎丞、谭震林、方方等党政军的优秀领导人。会议上,大家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决定成立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统一指挥闽西南的党务、军务和政务,开展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赤寨会议的成功召开,极大地鼓舞了闽西南地区的革命士气,为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会议结束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下的游击队夜以继日地行走在马石山麓的各个革命基点村,团结民众,进行血与火的斗争。赤寨村也因此成为革命的摇篮,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回望马石山,它的身形越发高大。在周围群山的簇拥下马石山的伟岸身姿尤显壮丽,山峦起伏,翠绿的树林覆盖着山体,仿佛是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这是一座英雄的山,它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马石山,将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座丰碑,激励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