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闽西日报讯(永定区委)永定区启动实施“3511”高质量发展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永定振兴发展、高质量发展。 强化思想引领,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坚持理论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36次,区委主要领导上专题党课4次。突出用好客家家风家训文化和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带头示范。区委主要领导带头研究部署党建工作、践行“四下基层”,解决瓶颈问题40余个。成功创建市厅级以上品牌77个,《永定:创新土楼保护传承 打造县域旅游品牌》《永定区发挥客家祖地优势做精“海峡客家”品牌》先后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筑牢前沿阵地。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和队伍建设,国家安全教育暨中央苏区隐蔽斗争历史展被授予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有土楼的地方就有“家”》宣传片荣获首届“一县一品”福建影像创意大赛金奖。 突出党建品牌,服务永定高质量发展大局。赋能经济发展。实施“产业链党建”,将支部建在产业、项目上,广药王老吉(永定)生产基地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坚持抓乡促村。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十百千”和“三抓三效,五提五园”乡村振兴“书记工程”三年行动,推广“五型”发展模式,全力推进3个市级农村党建示范点打造,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有关经验做法在《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刊发。提升治理效能。深化“党员回家工程”,用好“社区大党委”“居民夜谈会”制度,解决社区居民急忧愁盼难题1034个,“土楼e法”诉非联动做法获评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探索区域协同发展。将“跨村联建”向“跨乡联建”延伸互动,实施环“世遗”土楼休闲绿道等重点联建项目10余个。同时,发挥联建优势,协同破解发展难题10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有关经验做法入选省委改革办优秀案例,并在《八闽快讯》刊发。抓好“培优赋能”行动。在全市率先举办公务员试用期满集中述职活动,率先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出台定向培养等10项措施,储备村主干后备力量378名,实现干部梯次培优、强基赋能。从严队伍教育管理。深入开展2024作风能力优化提升年活动,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