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洪坑村·振成楼·祖堂石柱楹联:振成楼的祖堂,位于大楼内环后侧(北面),祖堂前向立有4根西洋风格、高至中心大厅屋檐的圆形花岗石柱。 位于中间两侧的石柱镌刻有一副柱联:“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 家声: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端:副词,的确,实在,都。楹联的意思是,要振起家声,应当沿着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方面做去;凡能成就些事业,都是从勤和俭中得来的。孝敬父母、兄弟友爱是兴家旺业的基础;勤劳和俭朴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基本要素。 ■胡家新 文/图 闽西,是光荣的红土地,也是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客家祖地。这里山灵水秀、风光旖旎,在山林沟壑之间散落着无数的古民居、古建筑,千年屹立,百年沧桑,闪耀着客家文化璀璨的文明之光和祖先智慧的灵光。一村一寨,一路一桥,一门一窗,或隐藏着扣人心弦的动听故事,或镶嵌着精雕细刻的独具匠心,是谓一村一世界,一楼一乾坤。而古民居中的“孝”“廉”符号,悬于高处,时时警醒,处处激励,成为这片土地上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于是,我选择了背向繁华的逆行——走进闽西的传统村落,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古民居、古建筑中的“孝”“廉”符号。这是一场穿越时光的旅行,也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礼和叩问。 当我踏进这些古村落,仿佛进入了时光的隧道,那么淡定从容。青石板铺就的村道、小巷,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那些早已风干的故事;古朴厚重的土楼、规模宏大的“九厅十八井”,错落有致,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天际线;而那一座座古老的民居,更是承载着无数的记忆与情感。在这些古民居的门楣、窗棂、梁柱上,随处可见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而“孝”“廉”符号,就融合在这些巧夺天工的艺术之中。 “孝”,这个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在闽西的古民居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副副镌刻的楹联,字体苍劲有力,告诫后人要传承孝道;一幅幅精美的壁画,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场景栩栩如生;一面面斑驳的墙上,题刻在上面的劝孝诗文,字迹虽已模糊,但其中蕴含的深情却历历在目;一座座古老的祠堂里,供奉着祖先的牌位,香烟袅袅,烛光焰焰,传递着后人对先辈的敬仰与缅怀。 一天早晨,我正在永定福裕楼拍摄镌刻在门扇上面的“入孝出悌”字样,遇见一位80多岁的楼主,她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后来还聊了起来。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她对“入孝出悌”这个词的理解是如此透彻。那一刻,我明白了“孝”是一种责任,是家族兴旺的根基。 “廉”,这个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价值观,在闽西的古民居中也有着深刻的内涵。那座普通瓦房的门楣上镌刻着“在廉让间”,笔力遒劲,彰显着主人的高尚品格,让人感受到先辈们对“廉”的追求与坚守;那座简陋郎官第的门联“官廉高洁启后人”,体现了对家族传承的期望,并以自身的高尚品德为后人树立了典范;那“千户村”曲折幽深的小巷里,流传着先辈们廉洁为官、为民造福的励志故事。 这些符号,犹如一面面镜子,映照出历史的光辉,也警示着我们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坚守廉洁的底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拍摄这些“孝”“廉”符号的过程中,我仿佛与历史进行了一场对话。我感受到了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这些符号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坚守初心,传承美德,弘扬正能量。 这本摄影画册,是我对闽西传统村落古民居中“孝”“廉”符号的一次记录,也是我对传统文化的一次礼敬。通过这些照片,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符号”背后的故事和意义,让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及其肩负的责任,让“孝”“廉”的文化意志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用心呵护,用爱传递,不致迷失,就是我最美好的心愿! 闽西传统村落是那么富有魅力,时刻散发着人文关怀的芬芳,那是一种“厚德笃学,立己达人”的信念追崇和行动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