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永定岐岭: “三色”融合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岐岭镇开发出文创产品“伴手礼”里头,有两罐嚼劲十足的猪肉干、两包营养丰富的三色米和一盒香气馥郁的茶叶,让人念念不忘。

阳春三月,走进永定区岐岭镇下山村,只见这里青山环绕、红旗招展,绿油油的烟叶长势喜人,绵长的金丰溪贯穿整个村庄;通往华侨女英烈陈康容故居望森楼的路上,布满独具红色元素的各类打卡点,垂直花墙绿植、花景座椅、观赏墙面等美的气息、春的味道扑面而来,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岐岭镇坚持红色资源、绿色生态、特色产业“三色融合”的发展理念,以红色美丽村庄下山村为重点,精准引回返乡创业型、科技种养型、网络电商型、文化传承型等“新农人”。“新农人”为村里注入大量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业态,已成为岐岭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书写一篇篇双向奔赴、共绘美丽乡村的青春故事。 “一栋清康熙年间的土楼,将新时代新青年对非遗文化的领悟注入到建造土楼的工艺中,将传统土楼赋予新概念。”抖音博主“吴客家”在视频里说道。“吴客家”实名吴可嘉,是永定为定文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之一,从仰恩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广州、厦门一带从事文旅短视频运营工作,2024年转入传统文化、乡村建设等传播领域,他以“改造一栋土楼”为项目的切入口,决定将“永定新媒体IP计划”第一期的500万元资金落地到下山村。2024年8月,岐岭镇正式引进“为定文化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我在永定(岐岭)修土楼”非遗文旅产业项目,项目内容包括线上非遗工艺展播及文旅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此外,还开辟“康容路”红色文化打卡地标。该合作项目从洽谈到签约落地仅用1个月时间,“我在岐岭修土楼”线上媒体一经上线发布便引来爆点,目前已更新第10个视频,视频点击量达三千万次,涨粉近15万。“吴客家”与“一栋楼”的故事正式开篇。 2024年11月,望森楼一楼“华侨女英烈陈康容展陈馆”成功开馆,康容路“她力量”红色网红打卡点上游人如织。2025年,“吴客家”继续走深非遗土楼技艺传承之路,开启“土楼方舟”计划,目标是建成世界上最小最精、最具新媒体融合的现代化土楼。 下山村地处“闽西小井冈”金丰大山腹地,是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全村有革命烈士59名,境内牛牯扑是毛泽东、粟裕、张鼎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战斗、进行土地革命实践的地方,涌现了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前十大英烈”之一的缅甸归侨陈康容,留下了陈添裕“倒穿草鞋背毛主席脱险”等红色故事。 2023年以前,岐岭镇下山村村民的收入主要以传统烟稻、家庭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村民“各自为战”的小规模种植方式和零星出售,无法从根本上帮助村民增产增收。下山村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引进“新农人”源华家庭农场负责人江源春,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生产出绿色优质农产品红黑水稻,通过示范推广、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带动当地农户共同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4年,源华家庭农场在下山村流转300亩土地种植红黑水稻,收获10万余斤。 岐岭镇、村两级积极完善配套设施及乡村生活服务供给,投入约3000万元的建设“一楼一厅一基地”,全面提升下山村基础设施。对招引的新农人开展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务,全力保障用林、用地各项要素,让新农人能集中力量办专业事,抛开顾虑全力以赴做好自己专业的事。“这两年,岐岭高度重视乡村全面振兴,特别注重新农人队伍建设,对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党委、政府都大力支持、主动靠前、全程服务。”下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增銮说。 岐岭镇以“腾笼换鸟”方式盘活下山村幸福院、村部及小学等闲置资源,创建集人才培训、研学体验、直播运营、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创客创业孵化基地,打造“新农人创业基地”。下山村荣获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省级“金牌旅游村”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