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山坡下的母校

2025-04-22 14:57:05 赖红文来源:   责任编辑:   

记得是一九八一年的暑假,一天我和父亲正在老家门前纳凉,只见伯父拿着一个信封走到我们跟前告诉父亲说这是调令,父亲要从合溪中学调到城关中学了,伯父还告诉父亲我母亲也一起调到城关中学。我听了后真的是激动万分,城关中学那是在县城里的中学,这对于从来没有去过永定县城的我来说,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手扶拖拉机拉着父亲、母亲、我和妹妹,以及不多的行李,早上从汤湖一路颠簸来到合溪中学后,又一路颠簸到城关中学。等到赶到城关中学时已是掌灯时分了,一家人也都是疲惫不堪、浑身酸痛、满身灰尘,简单洗漱一下后食堂的师傅做好了面条,草草吃完就睡了。等到第二天我才认真地看了看城关中学,顿时感觉有点失望,只见学校居然是建在山坡脚下,只有几栋孤零零的、瓦盖的平房,校园里没有路灯、没有绿化、没有水泥路,教室内的墙壁都没有粉刷,整个学校甚至连围墙都没有,还有牛、猪、狗在校园里悠闲瞎逛,操场也是沙砾遍地、黄泥跑道,而且距离县城还有一大段路程,并不在永定县城里!在心里畅想、憧憬了无数次的学校却是这个样子,心里失落了好久,不过还好父亲母亲调到同一个学校总算一家人在一起了,也不用在合溪中学读书时每个星期汤湖合溪来回走两个来小时的山路了。就这样一家人在城关中学安顿了下来,父亲母亲在这里工作四年后又调往了县委党校,而我则在这里从初中读到高中一直读了五年毕业后考取中专,妹妹在城关中学的时间为七年是最久的,后来她考取了龙岩师专。从此那座山坡下的城关中学成为我和妹妹心心念念的母校。

我从合溪中学初二转学到城关中学,父亲考虑我基础不大好就让我再读初二,这样我阴差阳错的成为城关中学第一届初三毕业生,等到高三毕业又成为第一届高三毕业生!坦率地说,那时的城关中学可能是新办中学的原因,总体成绩并不理想。值得骄傲的是,这种状况终于在我这届——一九八六届实现了突破!我这届高三总共四个班,考上了四十多位,现在看好像不咋地,但那时的录取率是十几个才录取一个!由于我这届开了个好头,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考得越来越好,涌现了不少的“985”,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城关中学五年的时间里,我和同学们在近乎荒凉的校园环境里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在没有粉刷的教室里聆听老师上课;在操场的黄泥跑道上开运动会时赤脚飞奔;在油印的试卷上奋笔疾书;在二十多人的狭窄宿舍酣然入梦;在烧柴的饭架子上找饭盒,吃着只有咸菜配的饭;在教室熄灯后就着蜡烛微弱的火光看书;在没有热水的浴室里冲凉;在自搭的舞台上歌唱;在校园的小径上畅谈理想;在校外野炊时载歌载舞;在红砖砌的水泥乒乓球桌上挥舞球拍;在只有光秃铁圈框的篮球架上投球;在铺满沙子的跳高跳远坑里腾飞;在课间休息时嬉戏;在讨论课题时脸红耳赤争论;在学校后山的苦楝树下背英语单词;在加入光荣的共青团组织宣誓时慷慨激昂......尽管有那么多的艰苦和困难,尽管瘦弱的身子缺乏营养,但那时的我们有梦想、有芳华、有激情、有快乐、有干劲、有情谊,有湛蓝的天空、有强健的体魄、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建设篮球场没有沙子,同学们一起用脸盆跑到校外河里装沙子;食堂柴火不够,同学们一起到后山拣树枝;操场空间不足,同学们用锄头挖;校园没有绿化,同学们自己种植树苗和花草;学校的泥塘需要填埋,同学们一担一担的挑土;学校保安执勤人手不够,同学们利用周末戴上红袖章协助执勤;老师或者同学生病,同学们忙前忙后的帮忙照顾。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毕业季,同学们要离开老师踏上各自的征程了,告别晚会的那个夜里,老师们、同学们眼含泪水,一首一首唱着歌,一曲一曲跳着舞,一声一声朗诵着诗歌,一双手一双手紧握不放,一本一本毕业留言簿上签名,一张一张照片互换留念,一步一步挪着不舍的步子。

毕业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少回母校,但每次回母校时总会眼睛潮湿,总会有些伤感,总会回忆起当年求学时的点点滴滴,总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张张同学们纯真的脸庞,总会回忆起曾经的老师们在黑板疾书的情景。那时的校园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友情、充满了理想!虽然那时的生活很艰苦,但是大家精神生活却是无比的愉悦。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很难见到了,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还有些老师已经永远见不到了,我父亲也离我而去;同学们毕业后各奔东西,开个同学会也很难凑齐,有些同学自毕业后从未见过面;有些教室和宿舍因为时间久了也拆掉了。

今天的城关中学已经脱胎换骨、化蛹成蝶,校园里高楼林立、窗明几净、环境整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学校后山也被打造成了“学子岽文化公园”,老师、学生们的精神面貌给人一种健康、向上、向善的好形象。母校日新月异、今非昔比的变化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感慨万千!社会总是往前发展的,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过去。如今我高中毕业也快四十年了,总有一种情结围绕心头,母校教会了我感恩、教会了我自信、教会了我奋斗、教会了我坚持、教会了我成长!回不去的故乡叫“乡愁”,回不去的母校能叫“校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