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日报】“四好农村路”好山好水好风景 ——永定以中央红色交通线、土楼文化、龙湖风光为三大引擎,探索“交通+旅游”新模式

来源:闽西日报 | 作者: | 时间:2024-10-16

“四好农村路”好山好水好风景

——永定以中央红色交通线、土楼文化、龙湖风光为三大引擎,探索“交通+旅游”新模式

气势恢宏、风光旖旎的龙湖大桥。

■融媒体记者 罗玉文 廖昶承 通讯员 谢建辉 文/图

10月8日,秋意渐浓。

翻过山、越过河,沿着蜿蜒的公路,我们来到永定区陈东乡岩太村,只见稻浪千层,遍地“流金”,与错落有致的土楼和村舍交相辉映,一幅秋日金色画卷醉人心脾。

岩太,景色优美,土楼资源丰富,但因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后来,路好了,岩太从“养在深闺”变成“中国美丽田园”,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旅游村。

让我们将视野从岩太扩大至永定,类似这样因交通而走红的旅游景点不胜枚举。

红色旅游新亮点——“农村公路+中央红色交通线”

步入金砂红色小镇,秋日下,迎风招展的红旗,仿佛正向人们低声轻语,讲述一段隐秘而又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

1930年至1931年,中央交通局建立了一条串联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永定—长汀—瑞金的交通线,即“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历史的硝烟已散去,但红色血脉赓续传承。

一方面,永定积极推动国道357线金砂段“白改黑”工程;另一方面,结合金砂红色小镇项目建设,改造提升金砂集镇至秀山村、下金至兰岗的道路,开通永定城区至伯公凹景区红色旅游公交专线,方便游客探访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

同时,充分挖掘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历史价值,以中央红色交通线各站点连接线为轴,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策划建设从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至红色秘密交通站(上杭溪口大洋坝)红色旅游线路,完善道路沿线交通、旅游服务设施,让游客重温革命岁月,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全域旅游新动能——“农村公路+土楼文化”

南江村285个民宿客房,全部客满;累计接待游客5.2万人次、同比增长11%......今年国庆假期,南溪土楼片区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在湖坑镇南江村副主任江建波看来,旅游火了,群众的日子红了,而这一切,路是基础。

“南江原本交通闭塞,大家都往外跑,全村户籍人口1400多人,最少时常住人口只剩下200人左右。后来路通了,大家又慢慢回来了,搞旅游、开饭店,现在常住人口超800人。”江建波深有感触地说,路通,则人通、业通、财通、样样通!

2018年底,乡道湖实线“白改黑”工程启动,1.4公里的南江村段率先完成改造提升,全线预计10月底完工。届时,将进一步提升永定土楼旅游的服务品质和整体形象。

为推动交旅深度融合,永定还积极打造“福建永定土楼经龙湖至广东梅县旅游公路”,线路全长113公里,总投资3.39亿元。该项目依托国道357线、省道318线及县道630线、县道628线的核心旅游交通廊道,北通龙岩市区旅游集散中心动车站及建设中的龙岩新机场,南接广东省珠三角核心旅游集散地入境高速及重点交通通道,东连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经漳武高速入境漳州、厦门,西至金砂红色旧址群经漳武高速联通江西入境核心通道,促进江西、龙岩、厦门、珠三角、长三角等核心旅游市场人流“快进”永定,实现核心旅游景区便捷通达。

生态旅游新地标——“农村公路+龙湖风光”

2020年9月29日,是永定南部片区数万人民圆梦的日子。

这一天,永梅出省公路控制性工程项目——永定龙湖跨湖大桥全面建成通车。

此刻起,龙湖西岸的峰市、洪山等地群众,终于告别了昔日到永定城区要不停绕弯的环库路,车程从原来2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更重要的是,永定城区经洪山镇至广东省松源镇,也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永梅出省公路的建设,为永定做好“东有客家土楼,西有龙湖”旅游文章提供便捷交通条件。

永定依托龙湖资源优势,策划环湖生态景观大道项目,先行推动龙湖客运中心至桃泉段约13公里道路提升打造,完善旅游驿站及环湖观光体验配套设施。先后举办全国性比赛20余场,成为永定发展“生态旅游+水上竞技”、推进“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龙湖正逐步构建起集垂钓、水上娱乐、生态渔业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体系。

“从机制到规划,再到项目,永定交通与文旅部门形成合力,全力推动交旅深度融合。”永定区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赖建和表示,一条条美丽、畅通的“四好农村路”,正串联起好山好水好生活!